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望都打造绿色生态县
2012-12-25 09:12:00 来源: 作者: 【 】 浏览:414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迎久 通讯员 郭贺伟 报道

 

    河北省望都县是个平原小县,自古无缘于青山绿水。但如今行走在望都大地,眼中是连绵不尽的绿色。绿在望都,诠释的是全新的生活和发展方式。


  工业:招商引资设定绿色门槛


  铸造业是望都县的传统行业,高耗能、高污染几乎是整个传统铸造业的通病。望都县提出“绿色生态县”的发展理念后,立即着手组织对传统铸造业改造升级,相继在十多家铸造企业开展了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主要目的的清洁生产工作。


  位于望都县的保定茶山五岳铸造有限公司是首批尝到清洁生产带来高效益甜头的企业。


  公司董事长李清河介绍说,公司于2009年首先投资建设了天然气工程,又相继将4座燃煤炉窑改造成使用天然气的正火炉窑,建设专门的废旧物资回收仓库,将大功率变压器改造成与电炉适配的小功率变压器。


  “整个投资下来要200多万元。”起初,高投入令李清河有些犹豫,但改造后,公司年节水60多吨、节电28万多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2吨,减少烟尘排放量5吨,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都令李清河对清洁生产刮目相看。“实施清洁生产当年,就取得经济效益近百万元,如今首轮清洁生产工作已结束,公司投入产出比高达1∶3。”李清河说。


  清洁生产不仅让李清河赚了个盆满钵盈,还令公司职工乐开了怀。“实施清洁生产后整个厂区变了个样,工人再也不为呼吸烟尘伤身而发愁了。”公司职工贾有力说。


  两年来,望都县先后对高耗能、重污染的8家企业进行了清理、改造,相继取缔663家小塑料厂加工摊点,拆除锅炉11台,县城内沿京广线所有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全部退出,规划为居民新区或新兴产业项目区。


  农业:绿色存量释放经济增量


  走进望都县安乐庄千亩设施蔬菜基地,100多个设施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过往的三轮车、小推车满载鲜菜川流不息。


  种植户许靓刚说,3个棚每年给他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依靠绿色无公害这块金字招牌,安乐庄村人均纯收入比3年前翻了一番多。


  在蔬菜交易广场,蔬菜经销商张建说,自从在安乐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订购了西红柿、黄瓜等菜品,便对这里的蔬菜情有独钟了,这里的蔬菜口感好,到了市场上供不应求。


  许靓刚介绍说,西红柿从下秧栽种到果实成熟,全部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管理,他家用上了黄板诱蚜、熊蜂授粉、丽蚜小蜂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使用的肥料也是腐熟的农家肥。


  “正是有了绿色认证,我们的蔬菜能无障碍直供保定、石家庄等城市大超市的蔬菜专柜。”村党支部书记许靓说,销售高峰期这里每天都要运走15吨鲜菜,不少蔬菜还未收获就被订购一空。粗略统计,去年一年,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实现年产值1500多万元。


  “绿色生态就是生产力,留住绿色,就留住了财富,逐渐积累起的绿色存量能释放出更大的经济增量。”望都县委书记孟晓灵说。2009年1月,望都县提出唱响“绿色生态县”区域品牌,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随之“绿色生态县”建设上升到县域发展战略。


  几年来,望都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果蔬种植,相继建成了安乐庄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崔庄、赵庄千亩樱桃采摘园,固店镇万亩苹果产业基地等十余个千亩以上绿色农业园区。


  望都县“绿色生态县”的理念和实践,不仅为农业带来了累累硕果,也为工业发展耕种了一块生态文明的试验田。望都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设定了项目的绿色含量门槛。眼下,越来越多的绿色企业落户望都。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