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TOP

人大资源研究
人大资源环境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保护法教研室成立于1998年4月,并于1999年设立了硕士点,2002年开始单独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6月5日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由环境资源法教研室的教师和法学院相关教研室的教师共十人,及五名客座研究员组成。

环境资源法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资源保护法,包括环境法基础理论、污染防治法、国土资源法、外国环境法和比较环境法、国际环境法,同时也研究房地产法和物业管理法。

环境资源法教研室目前共有四名教师,其中硕士生导师三名,博士生导师二名,教授三名,讲师一名,其中博士学位三名,学士学位一名。学科带头人周珂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北京市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长、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副会长、环境法学研究基地客座教授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截至目前,环境资源法教研室已完成和主持进行中的科研课题共十二项,课题经费100余万元,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主编教材:二十一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环境法》、《房地产法》,《物业规范管理教程》,《经济法案例选编》等七部;专著《生态环境法论》、《土地租赁法律制度研究》、《绿色壁垒法律对策》等六部;译著《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国际贸易环境》等二部;自2002年起,累计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近两年来,环境资源法教研室积极参与全国和北京市的学术活动,于2005年成功举办了“和谐社会与环境法制前沿论坛”;2006年8月与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北京市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承办了“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并获得圆满成功。与此同时,环境资源法教研室与相关单位共同承担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委托项目“沙化土地治理法律问题研究”即将结项,并作为武汉大学环境法基地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联合申报联合国亚洲开发银行重大项目《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的前期成果,得到亚行的肯定。

环境资源保护法教研室自2002年单独招生以来,累计招收博士研究生十三名;培养硕士研究生260余名,其中已毕业200余名,在读42名。为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资源保护法教研室教师简介
周珂 ,辽宁省人,1954年1月29日生,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教研室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民法、经济法、环境与资源法
兼任:
教育部环境资源法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
北京市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
DNV中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房地产部主任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010-82500302;13240405110
电子信箱:rdzhouke@xinhuanet.comrdzhouke@x263.net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邮政编码:100872

简历:
197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本科,并取得法学学士学位;
198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任教,在职攻读民法研究生,1989年取得民法硕士学位,任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
1987年兼任北京市第十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学习,研究香港财产法、房地产法、消费者保护法、公司法和证券法等;
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职攻读经济法博士研究生,1999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1995年就职新华社澳门分社法律研究部,任副处长;
1998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法与资源法教研室主任。
为本科生、专科生、双学士、研究生讲授以下课程:
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基础理论、公司法、企业法、破产法、房地产法、土地法、计划法、合同法、消费者保护法、法学概论、民法、民事诉讼法、香港法与澳门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物业管理法、国际环境法等。
主要学术著作:
主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现代企业法律制度》、《中国产品质量法讲座》、《工业企业法律顾问》、《中国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实用全书》、《法律大词典经济法卷》、《市场竞争的法律调整与对策》、《房地产法教程》、《环境法教程》、《生态环境法论》、《突破绿色壁垒方略》、《物业管理法教程》、《国际商法与环境(第5版)》(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and Its Environment Richard Schaffer Beverley Earle Filiberto Agusti译著)
在其他三十余部书编写中担任编委或撰稿人。
发表论文90余篇,代表性论文:

题 目 形式 发表时间 刊 物 字 数
发展中的中国律师业 论文* 1996-5 澳门法律学刊 10,000
国外和澳门地区基本权利的保护上诉 论文 1997-8 法学家 7,000
论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论文 1999-1-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3,000
论房地产消费者权益保护 论文* 1999-12 法学家 12,000
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 论文* 2000-11-16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2,000
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法制保障 论文* 2002-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四期 12,000
单边主义与环境保护 论文* 2002-9 环球法律评论,第四期 16,900
我国入世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法律审视 论文* 2002-10 法学家,第五期 12,700
国家环境安全及其法律保护 论文 2003-2 环境保护 8,000
我国生态安全应对加入WTO挑战的法律研究 论文 2003,第一期 重庆大学学报 14,000
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 论文 2003-5 政法论坛 7,000
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 论文 2003-10 法学研究 13,000
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立法势在必行 论文* 2003-4 中国评论(两岸及港澳) 13,0008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环境法制创新 论文 2004-1 江海学刊 10,000

主持完成和主持进行中的科研项目:
1, 国家教委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
2, 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入世后企业面临的环境法新问题》;
3, 国家林业局项目《野生动植物保护立法方法论研究》;
4, 国家海洋局项目《海岛法立法研究》;
5, 国家海洋局项目《海域使用权研究》;
6, 北京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法律研究》
7,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旗人民政府委托项目《阿拉善沙化土地治理法律对策研究》
8, 教育部项目《我国民法典制订的环境法律问题》。
参与的部分立法活动:
1,1988-1993,起草《计划法》;
2,1991-1993,起草《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
3,1995-1998,参与澳门《民法典》、《公司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业登记法典》、《物业登记法典》的立法工作;
4,1993,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法》;
5,1999,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6,1999,参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7,2000,参与起草《物业管理条例》;
8, 2001,参与修改《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
9, 2002,参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0,2002,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1,2004,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法》;
12, 2004,参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李艳芳 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Yanfangl@2911.net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邮政编码:100872
个人简历:
1981-1985年,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读本科
1985-1987年,陕西财经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任助教
1987-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民法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1989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1999年至2002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学术成果:
论文:
《论环境法的本质特征》,《法学家》1999年第5期,约1.2万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全文转载)
《论环境权及其与生存权、发展权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约1.2万字。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完善》,《法学家》2000年第5期,约1.3万字。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约0.9万字。
《论西部开发中产业政策的生态化》,《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约0.6万字。
《绿色贸易壁垒与清洁生产立法》,《法学论坛》2001年第6期,约0.9万字。
《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环境保护》2001年第10期,约0.5万字。
《西部开发必须重视地方环境立法》,《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约0.6万字。
《对我国环境法“协调发展”原则重心的思考》,《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约0.6万字。
《关于环境法调整对象的新思考》,《法学家》2002年第3期,约0.9万字。

著作:
《经济法》,人民出版社1995年。
《环境损害赔偿》,17万字,1997年1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企业环境与资源行为规范》,15.6万字,1995年9月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

主编:
《经济法案例分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本人承担10万字。
《经济法案例教本》,案例教学试验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实用经济法教程》,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7月。本人承担2万字。
《经济法案例教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本人承担0.5万字。
《以案说法》(经济法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案说法》(金融法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案说法》(合同法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延荣 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任职: 兼任全国环境资源法学会理事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理事
北京市土地学会理事
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市环境资源法学会理事
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
学术成果:
著作
1、《土地租赁法律制度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中国律师资格考试教程(土地管理法)》,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
3、《房地产法》(21世纪教材),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土地法教程》,主编、参编,大地出版社,1996年;
5、《房地产管理法》,主编、主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北京市房地产交易法律问题研究”,科研项目,1996年完成;
7、“北京市涉外房地产法律问题研究”, 科研项目,1997年完成;
8、“国有土地租赁法律问题研究”, 科研项目,1999年完成;
9、“土地储备法律问题研究”, 科研项目,2002年完成;
10、“房地产法律体系研究”(“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之子课题),科研项目,2003年完成。
此外还在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