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定位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及其动态变化,确定自身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
由于城市竞争是多方面的,所以城市定位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城市定位包括资源环境定位、产业定位、基本功能定位、总体属性定位、综合定位。在上述定位内容中,产业定位是基础,功能定位是核心,综合定位是灵魂。
在全球化竞争的城市体系中,城市的地位和功能归根到底是由城市的多种要素环境状况或竞争力决定的。因此,首先要对城市环境要素进行定位,确定其综合优势、专门优势和个性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产业定位。在确定了资源环境和产业定位之后,接下来就是城市功能定位。通过对城市资源、产业和功能的定位,可以发现和提炼城市的属性。最后,形成城市的总体定位。
专家建言
城市规划要有法可依
◆史炜汪勰
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立法制度,强化城市群建设中长期发展
城市群的规划要尽快在土地使用、城市规模、人口数量、产业布局(节能减排和产业门槛等)等方面立法,做到规划有法可依,以此逐步消除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
城市群规划必须以产业布局的优化为前提
在地方政府仍以GDP为主导的背景下,城市群的规划必须按照国家整体的产业分工和布局进行,特别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所涉及的七大战略性产业,在各地要严格把关和审批,不能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跑马圈地,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非国家审批的产业项目,地方政府也应在城市群规划中充分考虑未来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定位,强化城市群内产业链的衔接及经济要素的有效流动。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严格控制土地超标使用
在城市群建设的主导思想上,要强化中心城市、二三级城市、小城镇、村镇的合理布局,严格控制中心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保护基本耕地,严禁粮田上山,果树下山,破坏城市周边水系,削山平地的土地开发方式。保护城市群区域内各级城市间的绿地面积(包括农田)。严格控制小城镇的规模,防止小变中,中变大的变相扩地行为。
强化城市群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群的建设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城市、县、乡镇、村镇连片开发。工业聚集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防止工业聚集对城市产生的聚集污染副效应。沿海地区要严格控制填海造地,矿区要科学解决易塌陷区域的城市建设项目,要把城市群建设作为百年、千年工程,而非眼前的形象工程。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