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丁冬
一件目前国内最大的危废密封体(长5.6米、宽3.6米、高2.6米),虽车载行程仅630公里,却历时60小时15分钟。运输途中可谓是前呼后拥、戒备森严,仅辽宁省公安厅就出动警力千余人、警车百余辆参与警戒与护送,沿线各市均派出大量环境应急人员。
今年,由辽宁省环保厅牵头及辽宁省公安厅和辽宁省交通厅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一件目前国内最大的危废密封体,从葫芦岛市中储粮建昌直属库运至铁岭市牧昌环保公司安全处置。至此,历时长达6个月的“8·6”中储粮建昌直属库次生环境事件处置工作圆满结束。
起因
台风造成强降雨,药品库发生透水事故
2012年七八月间,受“达维”、“布拉万”等台风影响,辽宁省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其中,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最大降雨量达到232mm。
2012年8月6日,中储粮建昌直属库受强降雨影响,存储杀虫、灭鼠等药品的地下室——一药品库发生透水事故。库中有磷化铝2244千克,由于磷化铝遇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毒易燃易爆气体磷化氢,对周边大气环境构成威胁。
应急
群众及时转移、无人伤亡
建昌县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周边3公里内的2.7万名群众紧急转移;辽宁省环保厅和锦州市、葫芦岛市、建昌县环保局及时组织应急、监测、处置人员赶赴现场,会同当地政府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
处置人员向库区内投放片碱消减空气中有害物质,并抽取库内大部分积水后,用混凝土对药品库进行固化,隔断磷化铝与水接触,防止其继续分解,有效地阻断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和扩散。
环保部门现场全程监测,经过17个小时的奋战,救援行动结束,无人员中毒和伤亡。截至8月7日7时30分,核心区域地下水、地表水及空气质量的各项监测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被转移的2.7万名群众全部安全返回。
后续
危废密封体得到妥善处置
接下来,如何确保药品库的绝对安全这一问题又摆在面前。辽宁省政府高度重视事件的善后处理,陈政高省长批示,继续做好后续工作,确保绝对安全。谭作钧副省长在中储粮建昌直属库专门召开会议安排善后事宜,决定将地下药品库整体封闭后运至铁岭市牧昌环保公司进行安全处置,并由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徐大庆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中储粮建昌直属库危废密封体运输及处置工作协调会,确定由环保厅牵头,公安厅、交通厅等省直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运输及处置工作。
辽宁省政府应急办对事件应急处置及善后事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善后工作存在困难,并委派专人全程参与路线踏勘、运输及处置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运输及处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公安厅提前部署护送及警戒任务,制定缜密工作方案,委派专人全程跟随保障运输工作,协调调动充足警力,确保运输车队安全、准时抵达目的地。交通厅提前勘察并优化运输路线、认真进行桥梁荷载验算、周密部署道路除雪及防滑作业,委派专人全程跟随保障运输工作,及时有效解决道路通行问题。建昌县政府、铁岭市政府及沿线各市都对本次运输及处置工作提供了大量帮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在接到事件善后任务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家论证会,优选善后方案。安排得力人员科学设计、认真施工,在以10毫米厚钢板整体密封药品库后,又以高标号水泥再次加固密封体。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密封体未发生任何破损,未有任何内容物外泄,为最终实现成功处置打下了坚实基础。
事件使辽宁省环境应急工作水平与能力得到全面提升。“8·6”中储粮建昌直属库次生环境事件善后处置工作责任重大且实施难度很大,前期准备时间长,密封和加固工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后期又涉及超重、超限货物运输。本次任务的顺利完成,使辽宁省环境应急力量得到了充分锻炼,与兄弟单位的协作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应急工作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