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邯郸市建筑垃圾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2013-02-28 10:31:48 来源: 作者: 【 】 浏览:646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迎久 通讯员 冯涛


  河北省邯郸市从2001年开始用建筑垃圾制砖,至今,共消化不可利用建筑垃圾近200万吨,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把垃圾制砖项目作为市重点项目进行扶持


  几年前,邯郸市建筑拆迁的垃圾随处倾倒,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据统计,邯郸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每年产生达200万吨左右,其中不可利用的拆迁类建筑垃圾约40万~50万吨。邯郸市城管局建筑垃圾管理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为了管好这些固体废弃物,以前政府每年拿出几十万资金购买废弃土地安置这些建筑垃圾。


  2004年,邯郸市成立了邯郸全有建筑垃圾制砖有限公司,利用拆迁建筑物形成的废旧混凝土、砖瓦、灰渣、陶瓷等,配比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和水泥,生产环保型免烧承重墙体标准砖。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年处理建筑垃圾40余万吨,设计年产量1.5亿块标准砖。


  在城市建筑用材上,邯郸市政府把垃圾制砖项目作为市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使之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制砖企业。目前,这个厂可生产不同型号的多孔砖、标准砖、异型转、空心砌块砖、环保装饰砖、荷兰砖以及轻体墙板等,产品具有强度高、自重轻、耐久性好、尺寸规整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等优点。与此同时,他们还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更换模具,生产多种产品。


  建筑垃圾制砖比传统工艺节省成本与资源


  邯郸市民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在邯郸市繁华的人民路上,32层的金世纪商务中心大楼的用砖就是由建筑垃圾制成的。


  在32层的商务中心里,用建筑垃圾制成的砖应用于大楼的各部位:外墙采用的是空心砌块,它重量轻、节能,便于粉刷;里面卫生间用的是空心小砖,解决了防水、强度等方面的要求;地下室采用的是实心环保砖,解决了以往砖强度不够等问题,满足了国家规范要求。


  记者从邯郸市城管局了解到,2007年8月27日,邯郸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邯郸自主研发的非承重现浇墙体产品的抗冲击性能、吊挂力、抗压强度、面密度等项目进行了检验,所有项目符合标准要求。这不仅弥补了国内一项空白,而且为建筑垃圾制砖产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有资料显示,建筑垃圾现浇墙体不仅完全符合建设工程质量要求,而且与以往框架结构建设工程填充材料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建设成本。根据邯郸市建筑市场行情初步测算,每100平方米框架结构工程,填充19厘米空心砌块原料费、机械、人工费用(含两面砂浆抹面费用)需要约6000元;填充10厘米混凝土原料、机械、人工费用需要约5300元;填充10厘米建筑垃圾现浇墙体原料、机械费、人工费用需要4500元。如此可计算得出,使用建筑垃圾现浇墙体,每百平方米可节省建设成本800~1500元。


  此外,使用建筑垃圾现浇墙体还能扩展房屋的使用面积,减轻对楼板的压力。与小型空心砌块相比,建筑垃圾现浇墙体承重能力强,有利于水、电、管线安装和房屋装修工作。建筑垃圾现浇墙体厚度为10厘米,与传统24厘米填充墙体材料相比,每100延长米可扩展约18平方米的使用面积。


  建筑垃圾变建材真正实现零排放


  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建筑垃圾不仅是毫无用途的废弃物,而且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填埋。自从邯郸市全有建筑垃圾制砖厂成立,建筑垃圾就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里。经过粉碎分离后,再配合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和水泥等原料,进入制砖机直接压模成型,生产出各种型号的节能环保砖。整个制作过程不需要烧煤,也不产生任何污水,真正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

  记者从邯郸市城管局了解到,同样生产1.5亿块标准砖,建筑垃圾制砖与以往生产粘土砖相比,每年可消纳粉煤灰约4万吨,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减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约360吨。


  用建筑垃圾制砖资源消耗零增长、废弃物零排放,既节约了能源,又变废为宝,而且对节约能源消耗、实现资源再利用,对创建环保生态型城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域外视界


  日本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着手建筑垃圾的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以促进建筑垃圾的转化和利用。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1991年,日本政府又推出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量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


  美国


  美国每年有1亿吨废弃混凝土被加工成骨料用于工程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再利用,再生骨料占美国建筑骨料使用总量的5%。在美国,68%的再生骨料被用于道路基础建设,6%被用于搅拌混凝土,9%被用于搅拌沥青混凝土,3%被用于边坡防护,7%被用于回填基坑,7%被用在其他地方。美国政府1980年制定的《超级基金法》从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促使各企业自觉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


  德国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1955年至今,德国的建筑垃圾再生工厂已加工约1150万立方米再生骨料,并用这些再生骨料建造了17.5万套住房。同时,德国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垃圾按每吨500欧元的标准征收处理费。据悉,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就在德国,这个厂每小时可生产1200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德国约有200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年营业额达20亿欧元。


  奥地利


  奥地利对建筑垃圾收取高额的处理费,从而提高资源消耗成本。另外,所有生成建筑垃圾的企业几乎都购置了建筑垃圾移动处理设备。


  荷兰

  在荷兰,目前已有70%的建筑垃圾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但是荷兰政府希望将这一比例增加到90%。为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建筑垃圾倾倒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


  韩国


  韩国政府在2003年制定了《建设废弃物再生促进法》,明确了政府、排放者和建筑垃圾处理商的义务和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资本、规模、设施、设备、技术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规定了建设工程义务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范围和数量,明确了未按规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将受到哪些处罚。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