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杨安丽 通讯员 王旅东
由辽宁省大连市环保局牵头,与林业局、工商局、公安局、海洋与渔业局和水务局联合制定的《大连市野生鸟类保护管理通告》(简称《通告》)于12月1日正式实施。
野生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平衡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野生鸟类,营造人与鸟共生共荣的和谐环境,故出台《通告》。《通告》界定了野生鸟类的概念,首次明确了野生鸟类保护部门的职责,对大连市保护好野生鸟类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大连市位于东北亚最重要的鸟类迁徙路线上,特别是在东部的水禽迁徙路线和中部的丘陵山地猛禽迁徙路线上,每年春秋两季,途经的候鸟总量分别占全国和全省的1/4和3/4。大连市鸟类资源非常丰富,现有鸟类404种,占辽宁省(418种)的96.7%,占全国(1332种)的30.3%,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11种,二级保护鸟61种。
《通告》界定了野生鸟类概念,明确野生鸟类为被国家和省政府列入保护名录的野生鸟类,包括野外生存的和驯养繁殖的野生鸟类个体或者群体。
《通告》明确了针对野生鸟类的禁止行为,包括未经野生鸟类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猎捕、收购、出售野生鸟类,不得有毁巢、取卵以及涉及其他破坏野生鸟类生息繁衍的行为;严禁走私和非法出口活动;经营餐饮的企业和个体饮食摊点不得擅自宰杀、加工、经营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鸟类及其产品,不得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及其产品的名称作菜谱招徕顾客。
《通告》确立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通告》明确市及区(市)、县林业、海洋渔业、水务、工商、公安、环保等部门,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野生鸟类的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要在野生鸟类迁徙和繁殖季节,开展野生鸟类保护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
有关部门要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报社、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平台,广泛开展保护野生鸟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保护野生鸟类意识,保护和发展野生鸟类资源。
相关链接
大连鸟类版图
目前,大连市有12个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动植物、地质遗址、海滨地貌和特殊的生态环境。其中有3个为鸟类的自然保护区,分别为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连石城乡黑脸琵鹭市级自然保护区。
大连市主要有5块候鸟迁徙停歇地,分别为普兰店皮口到金州新区大李家街道沿海岛屿、金州湾、庄河滨海沼泽湿地、瓦房店四湾滨海湿地和旅顺口区老铁山。前4块为水禽的停歇地。南部的旅顺口区老铁山则是全国闻名的猛禽等鸟类的迁徙停歇地。
大连市有3个濒危鸟类繁殖地,分别是庄河石城岛形人坨和元宝坨,金州新区大李家街道蛋坨子岛,旅顺口区蛇岛和海猫岛。石城岛形人坨和元宝坨是世界级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在中国的唯一繁殖地;蛋坨子岛坐落在东北亚候鸟迁徙通道上,周边海域面积大,生态环境好,岛上每年有5万~10万只鸟在此栖息和繁殖;蛇岛和海猫岛每年也有数百只黄嘴白鹭繁殖。
大连有3块水禽主要越冬地。第一块是复州河口,每年数百只国家二级保护鸟大天鹅和灰鹤在此越冬,也有相当数量的赤麻鸭等雁鸭类。第二块是庄河朱隈子水库,在水库未结冰的水域,数百只鸭类在此越冬。第三块是位于开发区热电厂附加海域,数以千计的水禽在此越冬。此外,大连南部的一些小型水库,未封冻的水面也有部分鸭类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