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经济增速回落意味压力减轻?
2012-11-22 09:30:2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345次 评论:0

熊跃辉 耿瑞江 邢长城


  编者按


  人们通常认为,经济增速与污染减排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经济增速加快,污染减排压力随之增大。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速回落。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盲目乐观,放松污染减排工作?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利用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污染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本报特刊载其分析及建议,以飨读者。


  随着全国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有所减少。经初步测算,今年前三季度全国SO2和NOx排放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少增加112.3万吨和141.4万吨。这使得一些地方减排压力明显趋缓,也导致一些地方日常监管出现松懈,减排工程推进力度减弱。笔者通过对国家统计数据及辖区实际减排情况分析发现,当前减排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经济增速回落减排压力短期趋缓


  ■阅读提示

 

  大气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明显减少,水体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变化不大,减排压力相对减轻。


  大气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明显减少

 

    从前三季度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影响新增量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客观上减轻了减排压力(见表1)。


  以火力发电量为例,按平均标准煤耗330克/度电、燃煤硫分1%、综合脱硫效率73.2%,NOx排放绩效2.78克/度电(2010年数据)等取值计算,SO2和NOx排放量因发电量减少就较去年同期分别少增加88万吨、116万吨。以此类推,加上生铁、粗钢、焦炭、水泥等其他重点行业产品产量增幅的回落,前三季度全国SO2新增排放量较同期减少112.3万吨,占2011年全国排放量5.1%;NOx新增排放量较同期减少141.4万吨,占2011年全国排放量5.9%。


  按此初步估算,今年前三季度SO2和NOx新增量减少形成的“减排量”相当于完成了全国“十二五”减排任务的一半以上,大气污染减排压力相对减轻。

 

    水体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变化不大

 

    水污染物排放量(不考虑农业)中受经济影响较大的为工业排放量,约占20%。今年前三季度全国GDP增幅较2011年下降了1.8%,按此测算,工业COD和氨氮新增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3.3万吨、0.3万吨。采用全口径核算的行业为造纸和纺织,其中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增幅为5.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0%(2011年为15.2%),COD和氨氮新增量因此较2011年分别减少约3.5万吨、0.12万吨;纺织业产量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COD和氨氮新增量因此较2011年分别减少约0.5万吨、0.08万吨。可以看出,受经济增速回落减少的COD和氨氮新增量仅分别占2011年全国排放总量的0.6%和0.4%。


  整体上看,在2012年城镇人口增长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COD和氨氮新增排放量受经济形势影响不大,减排压力依然巨大。


  隐忧不容忽视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阅读提示

 

    重点行业新增量将有所突破,重点减排工程进展缓慢,减排潜力挖掘不够,监管尚有漏洞。


  投资力度加大,重点行业新增量将有所突破


  目前经济不景气只能短期内缓解减排压力,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减排形势又将严峻。从国家统计局2012年1~8月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看,今年以来主要耗能行业投资增速依旧不低(见表2),其中7月和8月的投资额超出上半年平均投资额30%,电力、炼焦等重点行业投资增速甚至远超去年同期。以火电行业为例,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火电装机容量同比增加5748万千瓦,增幅为7.3%;火电项目投资总额也达630亿元,相当于新建40台600MW火电机组。这些重点行业新建项目一旦投入运行,将带来为数不小的新增量。


  重点减排工程进展缓慢,观望普遍存在


  一是部分目标责任书中减排项目不能按期建成投运。在日常督查中发现,部分地市2012年底之前需建设完成的减排项目将不能按期或按要求投运;二是受经济不景气影响,部分火电和绝大部分钢铁企业均处于观望状态,脱硫脱硝建设改造工作尚未起步。笔者了解到,很多企业相关建设改造计划仍尚未提到议程。随着火电和钢铁行业新排放标准的出台,留给企业的时间已不足两年。加之未来两年正处于脱硫脱硝项目集中上马的高峰期,受工程建设能力有限的影响,建设改造进度或将放缓,这将给减排目标的实现带来影响。


  思想有所松懈,减排潜力挖掘不够

 

    非电非钢铁行业工业锅炉是脱硫减排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各地尚未开展实质性工作。如华北地区35蒸吨以上的非电非钢铁行业工业锅炉就有2247台,其中有1177台未上脱硫设施,SO2排放量为74万吨(2011年环统初步核定数据),减排潜力巨大。但目前除北京、天津两市外,其余4省(区)工业锅炉脱硫减排进展缓慢(目前未上脱硫设施的90%以上集中在此4省、区);重点行业结构减排进展依旧缓慢,以钢铁烧结机为例,截至2011年底,华北地区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有338台,SO2排放量为20.14万吨(2011年减排核定数据),但华北6省(市、区)2012年上半年仅关停了26台,减排量不足1万吨,未能充分发挥结构减排效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要求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应在2013年底前全部淘汰)。


  监管尚有漏洞,违规现象频现

 

    从日常督查情况看,很多中小减排项目运行状况堪忧,一些减排大户也是问题频出。个别企业不但在线监测设施形同虚设,上传数据也偏差较大,按减排细则要求应扣罚的减排量十分可观,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区减排任务的完成;部分减排项目不但在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相关减排台账也不健全,按要求应扣罚的减排量将部分抵消经济因素带来的新增量减少。
认清当前形势确保减排稳步推进


  ■阅读提示

 

    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减排,加大减排宏观助力,完善减排政策和标准,充分发挥督查效能。


  认清形势,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减排

 

    虽然今年受客观因素影响,减排压力相对减轻,但随着经济回暖,新一轮快速增长势头已初显,必将带来新增量的大幅增长。且部分减排工程进展迟缓、新减排空间尚未深入挖掘、一些已投运的减排项目运行状况较差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未来几年的减排形势依旧严峻。各地应认清形势,加快重点减排工程推进力度,积极开拓减排新领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


  借势借力、加大减排宏观助力

 

    抓住《〈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下发契机,出台文件,对相关内容进行细化。可将“环保部门对脱硫脱硝及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检查情况作为核拨相关补偿费用的依据”这一原则体现其中,为地方环保部门推进减排工作、加强环境监管提供宏观助力;借助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预算管理制度的逐步实施,构建环评和总量一体化减排框架,从源头紧控高耗能项目的投资建设,倒逼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借助多项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颁布,督促企业尽早开始相关环保工程改造,加快减排进程;充分利用减排调度和监测数据,为减排提供预警服务。

 

    细化支撑,完善减排政策和标准

  目前水泥行业、非电行业工业锅炉执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仍较为宽松,行政强制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减排进程,亟待完善。已颁布的重点行业新排放标准应细化配套的技术规范,并对企业的环保改造给予分类技术指导,如火电行业,应对不同地区、不同容量机组的脱硫脱硝改造实行差别化政策和技术指导。深入实施电力绿色调度,避免排污强度较高的小火电机组挤占脱硫脱硝大机组的发电空间。


  强化监管,充分发挥督查效能

 

    采取区域限批、全国通报等手段遏制减排项目出现的不正常运行势头,确保减排成效。加大对目标责任书中减排项目建设进度的督促力度,保证其按期建成投运,减轻后续减排压力;各督查中心应加大减排项目的日常督查力度,将检查成果纳入到总量减排核算考核中,借以推动问题的整改;各地环境监察部门应积极介入减排项目的日常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表1 大气两项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减少情况

 

 

注:以上数据部分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表2 2012年1~8月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注:以上数据全部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