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跃辉 耿瑞江 邢长城
大气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明显减少,水体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变化不大,减排压力相对减轻。
从前三季度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影响新增量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客观上减轻了减排压力(见表1)。
水体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变化不大
水污染物排放量(不考虑农业)中受经济影响较大的为工业排放量,约占20%。今年前三季度全国GDP增幅较2011年下降了1.8%,按此测算,工业COD和氨氮新增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3.3万吨、0.3万吨。采用全口径核算的行业为造纸和纺织,其中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增幅为5.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0%(2011年为15.2%),COD和氨氮新增量因此较2011年分别减少约3.5万吨、0.12万吨;纺织业产量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COD和氨氮新增量因此较2011年分别减少约0.5万吨、0.08万吨。可以看出,受经济增速回落减少的COD和氨氮新增量仅分别占2011年全国排放总量的0.6%和0.4%。
重点行业新增量将有所突破,重点减排工程进展缓慢,减排潜力挖掘不够,监管尚有漏洞。
非电非钢铁行业工业锅炉是脱硫减排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各地尚未开展实质性工作。如华北地区35蒸吨以上的非电非钢铁行业工业锅炉就有2247台,其中有1177台未上脱硫设施,SO2排放量为74万吨(2011年环统初步核定数据),减排潜力巨大。但目前除北京、天津两市外,其余4省(区)工业锅炉脱硫减排进展缓慢(目前未上脱硫设施的90%以上集中在此4省、区);重点行业结构减排进展依旧缓慢,以钢铁烧结机为例,截至2011年底,华北地区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有338台,SO2排放量为20.14万吨(2011年减排核定数据),但华北6省(市、区)2012年上半年仅关停了26台,减排量不足1万吨,未能充分发挥结构减排效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要求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应在2013年底前全部淘汰)。
从日常督查情况看,很多中小减排项目运行状况堪忧,一些减排大户也是问题频出。个别企业不但在线监测设施形同虚设,上传数据也偏差较大,按减排细则要求应扣罚的减排量十分可观,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区减排任务的完成;部分减排项目不但在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相关减排台账也不健全,按要求应扣罚的减排量将部分抵消经济因素带来的新增量减少。
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减排,加大减排宏观助力,完善减排政策和标准,充分发挥督查效能。
虽然今年受客观因素影响,减排压力相对减轻,但随着经济回暖,新一轮快速增长势头已初显,必将带来新增量的大幅增长。且部分减排工程进展迟缓、新减排空间尚未深入挖掘、一些已投运的减排项目运行状况较差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未来几年的减排形势依旧严峻。各地应认清形势,加快重点减排工程推进力度,积极开拓减排新领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
抓住《〈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下发契机,出台文件,对相关内容进行细化。可将“环保部门对脱硫脱硝及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检查情况作为核拨相关补偿费用的依据”这一原则体现其中,为地方环保部门推进减排工作、加强环境监管提供宏观助力;借助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预算管理制度的逐步实施,构建环评和总量一体化减排框架,从源头紧控高耗能项目的投资建设,倒逼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借助多项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颁布,督促企业尽早开始相关环保工程改造,加快减排进程;充分利用减排调度和监测数据,为减排提供预警服务。
细化支撑,完善减排政策和标准
采取区域限批、全国通报等手段遏制减排项目出现的不正常运行势头,确保减排成效。加大对目标责任书中减排项目建设进度的督促力度,保证其按期建成投运,减轻后续减排压力;各督查中心应加大减排项目的日常督查力度,将检查成果纳入到总量减排核算考核中,借以推动问题的整改;各地环境监察部门应积极介入减排项目的日常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注:以上数据部分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表2 2012年1~8月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注:以上数据全部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