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石家庄打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城市
2012-09-14 10:48:3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316次 评论:0
和谁对话?


  孙瑞彬,汉族,1959年9月生,河北昌黎人,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邯郸钢铁总厂团委副书记、书记,邯郸钢铁总厂第三炼钢厂党委书记,重庆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重庆市万盛区副区长,万盛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万盛区委书记,河北省沧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邯郸市委书记等职务。2008年1月任河北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10年8月任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


  为什么对话?


  今年9月16日是石家庄市第一个生态日,石家庄市为何设立生态日?2003年,石家庄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中唯一的省会城市。而到了2011年、2012年,石家庄已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十大幸福城市”。十年间,石家庄市经历了怎样的蜕变?石家庄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改善生态环境,表面看是一个污染治理问题,根子上是一个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既关系到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和谐,又关系到“两型”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的做大做强。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以解决,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对话人


  孙瑞彬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李莹


  点击一
  焦点关注 为何要设立生态日
  关键思路 要通过法定形式,提醒和动员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改善,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自觉为优化生态环境做贡献


  记者:据我们了解,石家庄是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设立生态日的,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


  孙瑞彬: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是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最难的也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近两年来,我们在抓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污染治理工作仍十分艰巨。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对企业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怕影响了税收;有的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淡薄,长期超标排放,甚至偷排偷放;有的市民追求过度消费,制造了大量的废弃物。这些都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的表现。认识问题不解决,仅靠“管”、“压”的手段是不行的。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把生态的、可持续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将每年的9月16日设立为石家庄生态日,并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石家庄生态日的议案。这样做,就是要通过法定形式,提醒和动员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改善,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自觉为优化生态环境做贡献。我们将坚持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开展活动和宣传,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使节能、环保、绿色、生态成为每一个市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营造一种氛围,形成一种文化。


  记者:前不久,河北省委明确提出要“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引起不小反响。其中,把改善生态环境摆在了与发展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您对此是怎么认识的?


  孙瑞彬:前不久,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题,进行了集中学习研讨。这两个问题都是事关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这不但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民生也造成了重大损害。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还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如果一个地方到处污水横流、空气污浊,有谁愿意到那里去投资?如果老百姓连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这些最基本的民生都难以保障,社会就不会和谐,就不能叫以人为本。


  改善生态环境,表面看是一个污染治理问题,根子上是一个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改善生态环境,既关系到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和谐,又关系到“两型”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的做大做强。党委、政府必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以解决,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如何保障生态环境建设
  关键思路 加强协调调度、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督导考核、加大执法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记者:近年来,石家庄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并做了大量的工作,您怎么看待和评价所做的努力


  孙瑞彬:可以用3句话概括:


  污染严重、问题突出。石家庄市西侧靠近太行山脉,受地理位置、城市布局等诸多因素影响,环境容量偏小,生态十分脆弱。年平均风速只有1.7米/秒,是全国静风现象最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物很难稀释和排散。加之产业层次较低、发展方式粗放,工业污染十分严重等问题,导致石家庄的生态环境较差,一度上了全国黑名单。在全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2001年和2002年曾连续两年排在最后几位,2003年还成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中唯一的省会城市。


  成效明显、任重道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力度,将燃煤总量由2007年的809万吨削减到2010年的300万吨以下。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域主要河流水质稳步提升,整体环境质量得到实质性改善。在2011年、2012年中国社科院和中央电视台发布的调查报告中,石家庄均入选全国“十大幸福城市”。这其中,环境质量改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石家庄整体环境质量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在全国45个重点城市中排位还非常落后。“十二五”期间,面临着“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两大任务,经济总量要翻番,但国家对污染物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将备受关注的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治理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努力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做好减法,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集中解决好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省会的环境质量迅速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在生态恢复上做加法,在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积极推动生态建设,从被动治理向主动营造转变。

 

  记者:在改善生态环境上,石家庄实行了哪些过硬的保障措施,您能简要介绍一下吗?


  孙瑞彬:主要措施有5条:


  首先,加强协调调度。在市级层面上,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项调度会,进行督导和协调调度;市人大、市政协也适时组织视察调研活动。为加强集中整治工作的日常组织协调和督导落实,市县(区)两级都成立了“蓝天碧水”工程指挥部,实行“日监测、周调度、月分析、季点评”,及时协调解决工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各项工程有序推进。


  其次,严格落实责任。有责任才有压力,有压力才能落实。我们采取“一项工程、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落实部门和属地责任,把各项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到单位和个人,形成了层层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第三,强化督导考核。对重大环保工作和重点工程项目,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环保部门牵头,实行挂账督办,真督实查,限期要账。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着力扭转“唯GDP至上”的政绩观,强化绿色GDP的发展理念。凡是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或出现区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要实行严格问责。


  第四,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偷排、直排、超标排放、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依法重处,对完不成治理任务的企业,暂停审批新建项目,停发排污许可证,切实解决环境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的法治保障。


  第五,营造浓厚氛围。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及广大环保志愿者的作用,大力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点击三
  焦点关注 治理环境污染最该抓什么
  关键思路 必须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根本

 

  记者:石家庄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孙瑞彬: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偏低,是导致石家庄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必须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根本,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坚决把能耗和污染降下来。


  一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对标行动。把对标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路径。组织引导企业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与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开展全方位对标。努力使石家庄的企业在同行业中做到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消耗最小、排放最少。这项工作已经开展几年了,成效显著。


  二是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两高一低”产业转型升级。去年全市完成技改投资680亿元,同比增长25%。


  三是强化节能减排刚性约束。充分运用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严格落实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促使企业主动加强企业管理,切实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8.1%。


  四是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为优质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和容量。


  五是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

 

  记者:近两年,石家庄在集中整治环境污染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孙瑞彬:针对大气和水污染的突出问题,今年年初我们谋划启动了“蓝天碧水”工程。计划利用两年时间,举全市之力打一场以大气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省会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重点抓了5项工作。一是按照“应拆尽拆、非拆即改”的原则,在两年内拆除改造市区623台分散燃煤锅炉。目前,全市已拆除分散燃煤锅炉438台。每年可削减燃煤37万吨,减少烟尘排放5154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925吨。二是对市区餐饮单位的燃煤大灶,采取取缔或燃气改造等方式进行集中治理。今年3月底前市区719眼燃煤大灶已全部治理完成。目前,正在对市区7797家小餐馆的小煤炉进行改造。三是下大力治理工业污染源。以钢铁、热电等行业减排治理为重点,大力推广低氮燃烧技术、高效除尘工艺,加强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强力实施市区西北部建材行业粉尘污染综合治理,将取缔或高标准治理394家建材企业。四是深入开展工地道路扬尘污染专项治理,采取工地高标准围挡、场地硬化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地扬尘污染。加强干线公路清扫保洁工作,全面推行市区道路吸尘、洒水、清扫一体化作业,二环以内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五是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实现机动车尾气检测网与公安交管安检系统、交通技术监控系统联网。凡尾气检测不达标的车辆,一律不予核发车辆安全检测合格标志。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启动了以洨河综合整治为重点的一系列水污染治理工程。洨河作为石家庄的总退水渠,承担着省会石家庄污水排放的功能,虽经治理,但污染超标仍十分严重。今年,我们启动了投资50多亿元的洨河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实施河道清淤整治、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主城区雨污分流,开展以治理企业偷排为主要内容的清源净流“雷霆行动”,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洨河还清。同时,还加强了重点水库及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和改造提升等水污染减排工程建设,并大力提升水质监督检测水平,年内将建成运行水质监测站17座。


  在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同时,我们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与提升城市形象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对标天津活动,统筹谋划并强力实施了省会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十大工程。从5月起,对市区12条主路主街进行整修,对4条城市主干道、西柏坡高速等公路两侧进行景观提升,实施市区广告牌匾专项治理,改造提升道路交通设施。城市容貌显著改观,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点击四
  焦点关注 如何做好加减法

    关键思路 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二者不可偏废


  记者:刚才,您提到石家庄在做减法,即大规模实施环境污染集中整治,同时又做加法,即同步实施了生态恢复工程,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孙瑞彬:如果说污染治理是做减法,那么生态恢复就是做加法,两者都不可偏废。我们在加大环保攻坚的同时,重视并积极推动各级各类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保护区的保护和修复,大力实施太行山山地生态恢复工程,努力构建全市生态安全屏障。


  这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绿化活动,努力建设森林城市。在主城区,坚持见缝插绿,扩大绿化面积、提升绿化层次,着力在上水平、提档次上下功夫。今年以来,市区新建绿地295公顷。在省会周边,重点抓了西部山前和环省会绿化,国省干道两侧生态林带以及西柏坡高速、京珠高速、环城水系两侧生态景观带建设,努力实现景观美化与大气净化双提升。今年共完成造林35万亩,植树3500万株,预计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30.56%提升到32.21%,造林面积和株数是过去每年的两倍多。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