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厦门PX事件:从博弈走向合作
2012-02-28 10:42:4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504次 评论:0

从二次环评、公众投票,到最后迁址,地方政府与公众,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厦门PX事件成为政府和公众互动的经典案例。

 

  厦门市海沧PX项目,是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一项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的对二甲苯化工项目。此项目号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投产后每年的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人民币。此项目于2006年11月开工,原计划2008年投产。


  由于PX项目区域位于人口稠密的海沧区,项目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海沧区人口超过10万,居民区与厂区最近处不足1.5公里。同时,这一项目与厦门风景名胜地鼓浪屿仅5公里之遥,与厦门岛仅7公里之距。项目开工后便遭到广泛质疑。


  2007年3月,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在全国"两会"期间公布。但遗憾的是,相关单位和厦门市政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而且加快了PX项目的建设速度。


  同年6月1日,厦门市民集体抵制PX项目。


  6月7日,由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专家,就海沧PX化工项目对厦门市进行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


  2007年12月5日公布的环评报告结论为,厦门市海沧南部空间狭小,区域空间布局存在冲突,厦门市在海沧南部的规划应该在"石化工业区"和"城市次中心"之间确定一个首要的发展方向。


  2007年12月8日,在厦门市委主办的厦门网上,开通了"环评报告网络公众参与活动"的投票平台;9日,投票突然被中止,10日投票平台被撤销。在投票结束之时的结果显示,有5.5万张票反对PX项目建设,支持的有3000票。


  不久,厦门市政府开启公众参与的最重要环节--市民座谈会。最终结果显示,49名与会市民代表中,超过40位表示坚决反对上马PX项目。随后发言的8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中,也仅有一人支持复建项目。


  2007年12月14日,第二场市民座谈会继续举行,有市民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97人参加,62人发言。在座谈中,除了约10名发言者表示支持PX项目建设之外,其他发言者都表示反对。


  2007年12月16日,福建省政府针对厦门PX项目问题召开专项会议,会议决定迁建PX项目。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