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怗 马春晖
在中国的历史上,数个朝代为防御外敌建筑起各式各样的城墙。现如今,这些古城墙星罗棋布,在历史的尘埃中仍回响着当年的金戈铁马。古城墙绝不仅是一堵墙,重视它,保护它,意味着延续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
人们说,一座城市有了山和水,就有了魂灵,而古城南京,却在这魂灵之上凭添出一道伟岸逶迤的古城墙。浑然一体的山水城林,使这一城市的魂灵律动起追远思古的神韵,妙曼出天人合一的自然旋律……
天人合一 师法自然
见过许许多多的城池,也见过南南北北的城墙。城墙是为守护城池而建,是为守护天下而建。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对“天下”二字诠释为:“全世界人类文化融合为一,各民族和平并存,人文自然相互调适之义”。南京的明城墙,打破了方正筑城的历史沿袭,依山顺水、蜿蜒逶迤;拱卫和平、沟通天地;其浩然之气远远超出南京版图的禁锢,很有天人合一的境界。建造者利用城垣守护城郭,紧偎着虎踞龙盘,抵御外敌;凭借城墙依临朱雀玄武,俯瞰天下,仰望穹宇。南京古城墙的修造和一砖一瓦,已然融入进自然山水,使得这座江南古城深深地烙上了“师法自然”的文化烙印。
关于天人合一,另一位已驾鹤西去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南京城墙建造的天人契合,俨然成为先辈们天人合一的造化,成为自然与人相和谐的楷模:十朝遗存下的殿、庙、塔、桥,大自然馈赠的河、湖、江、山,绿色的城和那城里城外来来去去的人们,以及绵绵不绝的文化传承……钟灵毓秀、顺天应人,从而赢得了许多方家的赞许。
漫步南京古城墙,脚下苔痕旧迹,每每纵我遐思翩然远去;放眼城郭内外,满目青山绿水,常常致我神情怡然自得;置身现代文明,内外气象万千,总会令我身心徜徉古今,油然而出一份古今交相辉映的享受、一份对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关爱之情。
兴衰荣辱 九九归一
早在东吴时期,秦淮河岸就竖起了“栅塘”,这就是南京最早的城墙。直到朱元璋为建立大明王朝,高筑墙,广积粮,修筑应天府城,南京城墙进入鼎盛时期。城墙历时20年建成,自此环城而立,护守南京。
当年,明朝的南京城墙共有四重,分别是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墙,现存的城墙是第三圈,即京城。京城城墙东偎钟山,西傍石头城,南依秦淮,北临玄武湖,正是所谓龙盘虎踞、朱雀玄武。明城墙纳孙吴石头城,容六朝建康,包南唐金陵府,揽狮子山、鸡笼山、覆舟山、富贵山、马鞍山等入于一城,扩大了南京城的版图。
正如四季变化,南京的兴衰之变亦是匆忙。十朝以远,南京九为京都。几度兴宫建阙,又几度栋折榱崩。城墙一次次建起,一次次被攻破,民族的耻辱与荣耀,王朝的兴起与衰败,环境的好坏与变迁,似乎都在千万块城砖上刻下了印记。
南京城墙既有北方砖墙的宏伟大气,又得之于江南景色的映衬;既拱卫了十朝佳丽地的帝王之气,又唱衰了隔江后庭花的无奈与荣辱;既汇集了东西南北商贾的充分交流,又见证了30万屠城的血雨腥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得益彰,使这里的人性、文化和城市精神在南北交融和历史的交集中,不断地彰显出波澜不惊、从容淡定,底蕴丰厚、淳朴真实,包容博爱、甜咸相宜的南京风格。
存废之争 民意难违
对于现存于世的中国古城墙“拆与保”的争论,让北京和南京的古城墙经历了一场命途各异的结果。破旧立新者要敲掉一切旧的框架,古城墙首当其冲。梁思成、林徽因、郑振铎、俞平伯等知名人士,从历史人文情怀出发,力保中国的古城墙。梁思成在《关于北京城墙废存问题的讨论》曾断言:“这个城墙由于劳动的创造,它的工程表现出伟大的集体创造与成功的力量。虽然主要用于防御,但从艺术的观点看来,它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建筑纪念物,磊拓嵯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是它轩昂的外像,或是年年历尽风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的。”然而辩论斗争的结果并没有如梁先生所愿,北京内外城墙绝大部分被拆除,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只有紫禁城城墙和几座城楼。
惜哉悲哉!随着北京城墙的拆除,全国千百座古城墙也开始了拆除工作。西安城墙难逃劫难,大段城墙和标志性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以及吊桥都被拆毁,现在所见的城墙大部分是80年代初补建而成。虽说城墙恢复完整,但现代砖窑总是烧不出旧时风味,西安城墙的昔日风采难以重现。另一座2600多年的古城苏州,城墙残存更少,除盘门、金门外,其余均被拆除,至今仅存1457米。
相较而论,南京的城墙保护则令世人瞩目。1954年长江流域发大水,中华门西长干巷段城墙坍塌,限于财政紧张,政府决定拆除其他几段可能坍塌的城墙,并敲碎城砖来铺路。当时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的朱偰接到通知后,东奔西走,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终于保住了鬼脸城和中华门,但是东吴、南朝的一段城墙遗迹已化为碎石。作家艾煊后来撰文悼念朱偰道:“朱偰直接拿‘帽子’换来的这座中华门城堡,到底没有被拆被毁,今天依然巍巍耸立。覆舟山以北直到神策门,那条玄武湖水边的堞影美景,依旧令人心旷神怡。若在古代,人们会把朱偰视为护城之神而去敬重他。”
幸哉喜哉!正是因为南京人对同是老祖宗留下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都抱有敬重敬畏之情,和对山水城林的钟爱,对历史文化的推崇,南京明城墙现行保存完好的有数座城门和23.743公里的遗存,成为中国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原建古代城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