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穆棱河上游企业违规排放污水,导致位于下游的鸡西市梨树区居民几年来只能花钱买水喝
中国环境报记者 吴殿峰
近来,一则关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上万居民10年背水喝”的新闻经各大网站转载,引发人们的持续关注和热议。这则新闻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穆棱河在流经穆棱市河段时,沿岸有若干家涉污企业向河里排放工业废水,导致下游数万名居民多年无水可饮。
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为何掀起如此大的风浪?面对污染,有关部门将如何应对?数万居民何时方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来到黑龙江省鸡西市和穆棱市,对此事进行了深入调查。
喝上干净水竟成了奢望
“因为自来水的事,差点要了我丈夫的命。”梨树区居民李季清说,两年前,她丈夫孟宪臣骑自行车从郊外往家里运水发生事故,人抢救过来了,但却落下重度脑颅外伤导致的脑萎缩后遗症。
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于老煤矿区。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发现,就是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喝上干净水竟成了一种奢望。这里有两万多居民除了每月需按规定缴纳自来水费外,还要另外花钱买水饮用。
“家里的自来水太浑了,根本不能喝啊。”梨树区居民王延泽对记者抱怨说,这样的情况大概已经持续了有四五年时间,尤其是每年春季和夏季时水质更为恶劣,水龙头里放出来的水都泛黄,没办法,很多人只能买水喝,或者从郊外运水回来。
然而就是这样的自来水,王延泽他们每人每月还得缴纳2.6元的水费。
“这太不合理了,”王延泽告诉记者,他们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但始终得不到解决。
今年41岁的刘海英自从5年前从外地搬到梨树区就一直买水喝,“这自来水太浑了,严重时连衣服都洗不干净,有时候还能从自来水管里放出草棍儿等杂物,谁敢喝啊。”
刘海英表示,他一家三口,每月就靠丈夫打工赚回的1000多元钱维系生活,孩子也在上高中,正是花钱多的时候,可是每月还要格外花费50多元钱来买水,稍微感觉有点压力。
虽然室外气温已经降至零下10多摄氏度,但是在距离梨树区中心约10公里的一个山泉水取水点,记者仍能看到一些居民在这里排队接水。
“自来水不敢喝,买水还贵,没办法,就只好到这里来运水了。”说完这些,64岁的刘德明吃力地将3个装满矿泉水的塑料桶搬上摩托车,晃晃悠悠地离去了。
“因为自来水的事,差点要了我丈夫的命。”梨树区居民李季清对记者说,两年前,她丈夫孟宪臣从单位退休在家,为了节省买饮用水的钱,便经常自己骑自行车从郊外往家里运水,一次运水返回途中,为了躲避货车发生意外,摔倒后便不省人事。
在床上躺了20多天后仍不见好,后来只好去鸡西市矿务总医院治疗了13天,花了3万多元,总算把人抢救过来了。但如今落下重度脑颅外伤导致的脑萎缩后遗症,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李季清说,她现在为给丈夫治病欠下的外债还没有还清。
眼下,“卖水”在梨树区已经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天早晨和中午,在居民区内人们都能看到一些赶着马车或者开着三轮车卖水的小贩,44岁的李玉森便是其中一员。
“最初卖水是想赚点钱,但后来发现这已经成为自己的责任了。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没有打水能力的老人,如果我不给他们送水,他们连饭都吃不上,药都熬不了,乡里乡亲的,看着怪可怜的。”李玉森说:“我宁愿失去这个赚钱的职业,也希望政府赶紧把干净的自来水送进居民家里。”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听到居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水没法吃”、“找谁都解决不了”。当地多位居民反映说,他们曾多次找过区政府,要求解决自来水浑浊的问题,虽然区里相关领导答应得很好,可这些年来水质时好时坏,就是得不到根治,老百姓一点办法都没有。
究竟是谁动了居民的“水缸”?
穆棱河水质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沿岸工业企业和居民向河道中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主要原因。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穆棱河流域采砂作业也影响到水质。
鸡西市梨树区的自来水取自于穆棱河,所以,把穆棱河称为当地人的“水缸”并不为过。
据有关资料显示,穆棱河发源于黑龙江省老爷岭山脉东坡穆棱窝集岭,由西南向东北流经穆棱、鸡西、鸡东、密山、虎林等县(市),全长834公里,是乌苏里江右岸的一级支流。穆棱河流域两岸县(市)共有居民约500万人,其中以穆棱河为水源的居民近200万人。
据史料记载,就在100多年前,穆棱河两岸还是万木参天,河水清澈见底,鱼类繁多,素有“鱼仓”之美称。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和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集中供水需求逐年增大,饮用水水源所在区域的工业、生活和面源污染给水源环境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当地的水质监测资料显示,穆棱河干流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均属Ⅱ类水以上水质。90年代末,穆棱市政府所在地八面通镇以下下降为Ⅲ类水,后来进一步下降为Ⅳ类水体,河水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加重的趋势。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数据也显示,梨树区水源地现在没有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其中高锰酸盐、氨氮和总磷指标等超过Ⅲ类水体。而国家相关规定只有Ⅲ类及Ⅲ类以上水体才能通过严格消毒程序供人饮用,显然穆棱河梨树区河段的水质并不达标。
这个变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与记者同行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水处理专家马军给出了答案。
马军说,穆棱河水质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沿岸工业企业和居民向河道中直接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主要原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仅穆棱市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就达到50万吨,而穆棱市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全市只有八面通镇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成为穆棱河流域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采访中记者看到,从穆棱市北方热电有限公司沉淀池到入河口,冲灰废水在稻田区域内蜿蜒约两公里,致使沿途的150多亩水稻种植受到影响。据附近靠河村的一位王姓村民讲,自从上世纪90年代这家热电厂建成投产以来,她家位于热电厂院墙附近的稻田产量就不断降低,近年来更是亩产减半。
另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在穆棱河两岸分布着大量农田,特别是上游水稻种植面积很大。调查统计显示,仅穆棱市穆棱河流域每年农药使用量为近400吨,化肥使用量达7000吨。这些化肥、农药残留物随着农田排水汇入河流,对穆棱河的COD、氨氮贡献率分别达到50%和70%。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导致水质变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穆棱河流域采砂作业十分普遍。
记者随同黑龙江省环境监察局监察人员沿河道从梨树区一路向上游寻去,发现在穆棱河两岸零星散布着一些采砂企业,特别是在下城子区段数量最多。这些采砂企业在作业时没有将采砂水域围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泥沙翻滚致使穆棱河水体浑浊度增加。
马军告诉记者,从水源地到居民的水龙头,水质净化至少要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4个流程。但在梨树区这个过程被简化了。
记者看到,在梨树区,取水消毒过程都比较简单,仅依靠在穆棱河梨树区河段底部用大石子、小石子、水泥管和细沙筑起一道原始“过滤墙”,然后将河水抽至积水井,将氯酸钠和盐酸以一定比例投入到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对河水进行消毒,至此整个净化过程结束。
马军认为,梨树区的净水过程粗糙,而间歇性供水更易导致供水管道在无水期滋生微生物,同时自来水运输管道老化、材质锈蚀特别是管网内壁污染,则可能发生“二次污染”。每个环节处理不好,都最终导致居民水龙头流不出干净水、放心水。
上下游联手才能根治污染
穆棱河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鸡西市和穆棱市应建立联动机制,联合起来共同治理穆棱河,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
其实,鸡西市梨树区政府并非没有动作,据了解,近年来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居民饮用水条件。
今年10月12日的《鸡西日报》曾以《梨树区建设高标准净水厂》为题,报道了梨树区重点民生工程净水厂破土动工的消息,并说项目建成后日可净化水6000立方米,为城镇和矿区居民生活及工业企业的生产提供稳定、清洁的水源保障,预计12月底前可投入使用。
近日,鸡西市长朱德义还曾带领有关部门人员深入到梨树区,对饮水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检查,要求区政府加快净水工程建设,千方百计让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鸡西市环保部门也一直在寻求穆棱河治理的突破之路,在年初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改善穆棱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全市人民提供可娱乐、可欣赏的景观用水,提高城市的品位和灵性”。此外,由相关水处理专家编写的穆棱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也已具有雏形。
穆棱河上游地区穆棱市亦有动作。特别是这里的两家污染企业违规排放污染水源一事被媒体曝光后,市政府随即组成了水体污染事件调查小组,永久封堵热电厂和万事达塑编厂排污口;取缔穆棱市与鸡西市交界处上游10公里范围内的3户采砂企业,确保无河道内采砂活动发生。
穆棱市政府也紧急召开办公会议,提出3点意见:
一是对沿河涉水企业进行一次性集中清查,发现一户处理一户,确保排污企业达标排放;
二是制定穆棱河水质污染治理与防治3年建设规划,力争用3年时间使穆棱河水质有效好转;
三是进一步加大穆棱河沿岸涉水企业监管,建立涉水企业排污监管档案,加大日常监测频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穆棱市环保局局长卞敬侠表示,违规排污行为事件曝光后,环保部门已经对两家企业分别处以55万元和65万元罚款,并要求热电厂对原有的除尘而产生的废水进行沉淀。据了解,新的沉淀池在11月11号下午5点左右开工。在记者来这里采访时,看到新建的沉淀池已经投入使用。在万事达塑编厂记者看到,生活污水排污口已经被堵死,而院内的污水储存池正在施工,预计不久即可投入使用。
对穆棱河的全流域治理,穆棱市政府也已经痛下决心。卞敬侠介绍,目前穆棱河水污染与防治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之中,力争在明年动工进行治理,“我们现在流出的是Ⅳ类水体,争取经过3年治理,达到Ⅲ类水体的流出标准”。
在事件发生后,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迅速派出由监察局、监测站组成的专项工作组,牵头对穆棱河流域的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隐患进行了排查,依法查处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
黑龙江省环境监察局负责同志表示,要严厉打击水源保护区内一切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曝光查处结果。
但是,穆棱河流域的环境污染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显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根治。为鸡西市制定穆棱河规划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放建议,穆棱河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鸡西市和穆棱市应建立联动机制,联合起来共同治理穆棱河,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
“穆棱河治理要在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基础上,必须整合污水综合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技术、畜禽类污染治理技术及滨水缓冲带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技术,通过一系列相关工程技术措施,才能逐步实现穆棱河水质生态的全面改善。”马放告诉记者。
喝上干净水还要走多长路?
一方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很难在短期内缓解,另一方面,社会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愈来愈高,新国标看来依然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与之相关的穆棱河流域治理则显然需要更长的路要走。
梨树区居民缺水吃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后,很多网友忧心忡忡。“都在用环境来换经济效益,终有一天所有的人都会承担破坏环境的恶果。”一位新浪网友的评论也代表了大多数网友的心声。另一位新浪网友“睿baobao”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10年了啊,连喝个水都提心吊胆的。”牡丹江市网友“老夫醉过知酒浓”则伤感地表示:“过去清澈见底的河水,能够直接饮用、可以信手拈来鱼虾的穆棱河,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工作的目标。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环境风险突出。穆棱河的污染则是其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例子。
根据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按照水功能区划的标准,目前全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除水源地常规水质项目超标外,有毒有机物污染已在一些饮用水水源地中检出,有些地区还相当严重。更有甚者,由于上游污染导致下游无水可饮用的时间时有发生。
2006年2月19日,距穆棱市只有100多公里的海林市就曾爆发了水栉霉事件,导致居民在自来水中发现了絮状物,引起了恐慌,出现了市民大量抢购饮用水的情况,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引发了群众的强烈不满,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君在河之首,我在河之尾,你的下水道,我的自来水”,这是一些网友无奈的调侃,也是现实真实的写照。穆棱河作为鸡西市梨树区唯一的饮用水水源地,如果发生环境突发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凸显出目前的保护显得多么重要。
专家建议,对穆棱河的保护,一是必须对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进行隔离防护,彻底取缔一级保护区内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活动;二是采取排污口关闭和搬迁等措施,加强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综合整治,降低保护区内农业、养殖及水上运输等非点源污染物的产生量;三是建设饮用水水源周边的生态屏障,降低农业面源等对水质的影响;四是从管理上要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和监督管理,建立饮用水水源信息管理系统,提升饮用水水源地预警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对于难于解决的农业面源污染,马放教授建议,当地耕作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把化肥农药对地表水的危害降到最低。
同时,应采用滨水缓冲带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固土护岸,恢复水陆生态系统,尽可能地减少水土流失,对降雨径流进行拦阻和消纳,逐步实现穆棱河水质生态的全面改善。对穆棱河流域的乡村人口较少的聚居区,优先考虑采用生态塘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等因地制宜的生态处理工艺。
据了解,从明年7月1日开始,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开始实施,届时,监测水质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至106项。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很难在短期内缓解,另一方面,社会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愈来愈高,新国标看来依然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与之相关的穆棱河流域治理则显然需要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