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格陵兰岛代表着冰天雪地、因纽特人和北极熊。但在一些矿业冒险者眼里,这块遥远的冰原大陆是他们下一个探险之地。在刚刚于天津结束的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格陵兰工业与矿业资源部举行专场推介会,吸引中国投资者到岛上投资。
11月6日-8日,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举行。格陵兰工业与矿业资源部部长博瑟森表示,他将在这次会上收获一项巨大的引资成果。会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察局下属子公司——四川省鑫冶矿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荣告诉记者,他们对格陵兰的前期勘察项目感兴趣,有可能参与格陵兰岛最大的矿山项目。 这个“最大的矿山项目”指的是位于格陵兰岛西南部的伊苏华铁矿。根据国土资源部网站的消息,“(四川鑫冶)经与伦敦矿业初步协商,拟于近期就其持有100%权益的格陵兰ISUA铁矿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条款进一步商谈,双方同意在近期签订ISUA铁矿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四川鑫冶的监事会主席谭其中向记者表示,目前对ISUA项目“还在初步接触阶段,具体情况不好说”。 四川鑫冶并不是第一家去格陵兰岛“吃螃蟹”的中国企业。早在2009年,江西中润矿业有限公司就和英国北欧矿业公司(Nordic Mining)在格陵兰岛南部投资了铜、金矿勘探项目。江西联合矿业有限公司则在詹姆斯盆地(James Land)进行铜多金属矿的勘探,这也是中国企业首个在北极圈以内的项目。 有多少中国企业在格陵兰岛登陆?“不超过五家,全都是前期项目。”丹麦柏荣(Bech-Bruun)律师事务所律师苏晶晶对记者表示。作为唯一一位在丹麦执业的中国籍律师,他直接或间接接触了几乎所有中国在格陵兰的矿业投资项目。 中国企业进入格陵兰资源领域,都是通过其他矿业公司已有项目的转让,而非直接申请探矿权。据苏晶晶介绍,格陵兰岛的探矿许可证大约每个10万美元,每年只要投入一定资金就可以保留矿产证,但对探矿进度会有一些要求。一些初级矿业公司获得许可证后因为缺乏资金,便希望寻找合作者,或将项目转让出去。 “卖主以英国和加拿大的初级矿业公司为主,他们没钱,也不是很专业,和中国企业谈判有些也是利用中国企业不懂相关规则。”一位参与过项目转让的人士告诉记者,“一个卖家骗中国企业,说股份已经转让了,但实际上根本没在本国工商部门去注册这个转让,中国企业不知道当地是怎么约定的,也许合同本身就比较模糊,更像一个意向书。” “现在中国都是民营企业在参与,他们比较有活力,国企在决策上时间还是比较长。如果民间资本可以和国家层面结合起来当然更好,不过这很难,谨慎一点慢慢做吧。”苏晶晶抱有期待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