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矿区主城区北部,有一处面积近千亩的清凉湾湿地。芦苇翠柳、波光粼粼,时而野鸭掠水而过,时而鱼儿跳波嬉戏,在湖心小岛一个5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上,游人如织。
令人想不到的是,几年前这里还是废弃多年的采煤塌陷地,采煤形成的大小水洼错落分布,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垃圾成山。
清凉湾湿地公园投资6000万元
“从2008年起,矿区就邀请专家将这片采煤导致的塌陷沼泽地规划成了湿地公园。”矿区负责人说。
清凉湾湿地公园位于矿区贾庄镇新王舍村北1公里处,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约1000亩。在公园建设中,塌陷地得到了合理利用。建设者在较深的地带挖沟造渠,建池蓄水,栽种荷花翠柳,建成了水面面积近7万平方米的天赐湖,并将以往堆积的废弃矿渣和垃圾就地利用,在湖边堆成了一座小山,种植观赏花木,形成了防护生态林区、天赐湖景区、湿地景观区等六大景区。公园共栽植了观赏花灌木5.5万棵、绿篱500平方米、草坪3.8万平方米。
附近新王舍村75岁的袁大妈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走路都躲着这儿走,臭得很,现在这儿有山有水,有草有花,我们每天都来这里转几圈锻炼身体。”
正在湖边钓鱼的石家庄市民刘先生表示,没想到在省会西部的井陉矿区会有这么一片美丽的湿地景观,更没想到这里曾是一片煤矿塌陷地。
实施一揽子塌陷地修复工程
今年开始,矿区以清凉湾湿地公园为治理标本,启动了全区塌陷地生态修复和利用工程,委托石家庄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对全区所有的塌陷地进行了规划。
按照规划,全区塌陷地治理的发展架构为“四大湿地公园+两大林果产业体系”格局。通过对城市中部1200亩杏花沟、城市北部600亩的西王舍水上公园和500亩的红旗水库三大塌陷地形成的现状水塘进行疏导、清挖、整治,完整的大片水面已经形成,随着经济林和特色果林的栽种,一个集生态、景观、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湿地生态风景区正在形成。
一揽子塌陷地生态重点工程的实施,使井陉矿区这个昔日以黑色调为主的“老煤城”焕发出了秀丽风姿。主城区和周边农村已完成造林4.6万亩,荒山荒地绿化2.7万亩。目前,人均公共绿地15平方米,绿地率为39%,森林覆盖率达45.1%,预计到“十二五”末,林地面积将达到4.95万亩,森林覆盖率将达47%,可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评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