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从网格化无缝隙监管到模式化专业化执法 安阳创新执法监管机制
2011-09-13 13:39:3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邵丽华 睢晓康 【 】 浏览:601次 评论:0

 

今年以来,河南省安阳市立足环境执法监管实际,提出围绕“管理、服务、培训、创建”4个方面全面规范环境监管,力求实现环境执法工作的“全面规范提升”。经过半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目前,“网格化、无缝隙”监管,重点企业“一厂一档”制度,对企业实施约谈制度,“三色管理”执法,“模板化”现场执法检查等正在构筑起环境执法监管的崭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安阳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32起,纠正违法行为263起,有力地树立了环境监察执法权威。


  做到无缝隙全覆盖监管


  在执法责任制的建立推进上,安阳市尤其注重“无缝隙、全覆盖”,将全市所有乡镇纳入了责任制管理,出台了《安阳市市县乡一体化执法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严格奖励和处罚标准,尤其注重责任制落实过程中的考核,确保责任制能扎实推进、有效落实。


  今年以来,安阳市就市县乡一体化环境执法责任制工作,明确提出“忠于职守、严格执法,落实奖惩、严格考核”16字方针,要求切实树立“我不落实监管责任,就要受到惩处”的思想。同时安阳县、滑县、林州市分别在一定区域内设置环境监察中队,负责区域内所有企业、乡镇和村落的环境监管,每个中队都配备有固定执法车辆、摄像机、照相机等必要执法装备。今年4月,其他7个不具备建立中队条件的县区也均在所属每个乡镇、办事处内部明确了管辖区域负责环境管理工作的具体办事机构以及具体领导和责任人,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双重管理。执法责任体系向乡镇基层的延伸,将环境监察工作落实到最需要、也是最薄弱的地方,真正做到了“网格化、无缝隙”管理。


  对于监管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到位、执法成效突出的环境监察机构和执法人员,安阳市年底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于责任心不强、敷衍塞责的,市局党组将责成当地环保部门对相关人员严肃追究,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调离环境执法岗位。对于在年底全市环境监察工作综合考评中后3名的县(市、区)环保部门,取消当地环保部门综合评先资格,工作成效严重滞后、出现严重环境污染或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


  “三色管理”实现动态监管


  今年是安阳市确定的“环境执法监管工作必须有新的突破、必须消除较大环境隐患、必须树立环保强力执法权威、必须让企业感受到环保强力执法无处不在”的一年。今年3月,安阳市建立了监察执法联动机制,在市监察支队内部设置了安阳市环保局联动执法办公室,明确了机关各业务科室、局属各业务单位在联动执法中的职责和任务,联动办公室可随时抽调相关科室和单位人员,可随时向相关科室和单位下达执法任务通知书。如铅酸蓄电池企业的执法整治,针对排查中发现的建设项目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老铅酸蓄电池企业需限期治理、违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缺少环境应急预案等各类突出问题,及时启动联动机制,由市监察支队牵头督办,局环评科、污防科、固管中心、环境应急中心等科室和单位分别具体负责,一厂一策,研究确定整改措施、标准、完成时限等,同时,监督属地环保部门、企业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目前,全局已形成了从信访、在线监控、日常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执法检查多源头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并由局监察支队组织集中立案查处的执法工作体制。


  自4月开始,安阳市连续开展了代号为“三色风暴”、“暴风雨前夜”、“零点出击”等11个“三色管理”专项行动。“三色管理”是一项创新型环境管理模式,就是在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会携带3种颜色的文件夹,对于能够认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使用绿色文件夹;对于基本能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能够积极整改的企业,使用黄色文件夹,处罚时酌情;对于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使用红色文件夹,处罚时顶格。企业一旦进入黄色或红色管理,就有现场执法人员记录在案,成为环保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对黄色管理企业,执法人员必须一星期一检查;对红色管理企业,执法人员必须3天一检查,直至纳入绿色管理。同时,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实施约谈制度,播放取证到的污染视频资料,说明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


  据统计,11次行动共出动车辆100余台(次)、出动人员400余人(次),查处违法行为68起,停产治理企业20家,列入安阳市黑名单企业两家,有力地震慑了环境违法企业,被查处企业所在地环保部门及现场监管人员也受到极大鼓舞。


  执法模板助力执法专业化


  安阳市针对21个重点行业制定了现场执法模板,对工艺流程、产污环节、环境治理设施等进行了描述,并制定了现场检查表。从监察人员进厂开始,如何开展环境监察,到哪个生产环节应检查哪些设备,应询问哪些问题,模板都有涉及,做到有章可循。现场检查表分为建设项目检查表和老污染源检查表两类,检查内容围绕确保环境监察人员不发生失职、渎职问题和确保企业只要存在环境违法问题就能及时发现设定,实效性强,同时,极大缩短了现场检查时间。《环境监察现场执法模板》和省总队下发的《环境违法行为调查询问笔录和现场勘察笔录》的配合使用,有效规范和完善了环境监察现场执法,提高了环境监察人员的执法能力。


  档案管理是执法的基础,也是执法过程的记录,看是平常事,却有大学问,不仅能提高执法水平,还能体现执法责任。安阳市在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一厂一档的基础上,完善了近100家重点企业环境监管档案,收集了企业的环评、验收、限期治理、风险预案、清洁生产、排污申报、违法查处、现场监管记录等内容,让每家企业的环境管理过程都在档案中体现,对每家企业的环境问题、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做到心中有数,让环境监察人员有针对、有重点地开展环境监察,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和重大违法行为出现。


  安阳市还在市环保局内网上建立了污染源电子档案,将企业的基本信息、工艺流程、环境监察记录等录入,为下一步的移动执法奠定了基础。目前,安阳执法一线科室全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可随时随地现场调档,并输入各种检查信息。市局每一个执法科室和单位都可受权进入污染源电子档案并输入相关信息,使全局环境执法基本实现了一个平台、共同维护、资源共享。下一步,安阳市还将把电子档案建立工作延伸至县(市、区)。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