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昆明湖畔添新“玉”
2014-04-24 09:29:5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 】 浏览:518次 评论:0
本报记者 闫雪静 范俊生 韩亚栋

    昨天,施工人员在团城湖调节池铺设池底。

    本报记者 吴镝摄  

 

    江水经过大宁调压池后将“兵分两路”,一路奔向南干渠,另一路通往团城湖。

    玉泉山下,昆明湖畔,一座新的人工湖疏挖已近尾声,初具规模,真容已现。这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最末端的调蓄枢纽工程——团城湖调节池。

    今秋通水后,10亿立方米江水进京,从这里分配到周边水厂,也可以反向输往密云水库,团城湖调节池将成为一个有33公顷水面的水库。这项工程包括明渠隔断闸、西四环暗涵出口闸、团城湖进水口闸三大主体工程。

    历史上,京城西北郊 “玉泉趵突”,湖泊遍布。清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兴建清漪园,将其中最大的“瓮山泊”改扩建,并命名昆明湖。其湖面烟波浩渺, 水碧柳绿,湖上有长堤,因仿杭州西湖而建,故称西堤。纵贯南北的西堤将昆明湖分为三部分,其中西堤西北部湖泊称为团城湖。

    近几年,团城湖一直作为密云水库和河北水进京终点,承担了数十年水源地的功能,原本可作为江水进京终点“团城湖调节”的首选。经过专家们数年论证,优化规划,认为每年10亿立方米江水进京,水面仅30万平方米的团城湖不能满足大容量需求;此外,团城湖坐落在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内,游人如织,也不利于水源保护。最终选择在团城湖西侧开挖新湖,作为江水进京的终点调节池。

    新址也很有说头儿。处于永定河古清河故道上的海淀地区历史上是一片浅湖水淀。毗邻昆明湖的,还有高水湖、养水湖、泄水湖“三湖”, 汇聚西山泉水,补水皇家园林,还能滞蓄洪水。后来,随着西山水源枯竭,“三湖”干涸近百年,鲜为人知。

    “反复选址踏勘,决定在古泄水湖的位置开挖团城湖调节池。”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团城湖调节池设计师王雷说,“泄水湖地势低洼,水势自然,便于与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两大水源汇集;可向九厂、三厂、田村山水厂供水;还联通昆明湖、昆玉河、清河、京密引水渠、北长河、金河、南旱河等城市河源水系,可谓江水进京最佳终点。”

    2012年,在施工线上的海淀区四季青镇中坞、船营、后窑、东关场四个村旧村改造,2000余户村民搬迁上楼,住进了不远处新建的农民新村。同年10月,团城湖调节池破土开挖,最近处距颐和园仅300米。

    从西四环四海桥西进入施工现场,登上黄土山丘,眼前豁然开朗:一面开阔的大湖静卧在西山的环抱中,目测有7米深,“比昆明湖还要深四五米,水面面积33公顷,总蓄水量将达到127万立方米,接近现有的颐和园团城湖蓄水量的3倍,是名副其实的京城‘大水缸’!”王雷说。

    调节池形似蝙蝠,与昆明湖寿桃形水面相呼应。“这样的形状使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平衡顺接,没有一处死水区,对保证水质很重要。”

    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湖底防渗工作,先铺一层防渗膜,上垫一层土,再覆上透水砖。“这一带土层为强透水砂卵石,不做防渗措施,每天的渗漏量可达到10万立方米,相当于50个游泳池,1个月就能吸光一个昆明湖。另外,调节池虽低洼,但周边地势较高,下渗的水会拉高地下水位,对城区地铁等地下建筑物安全也有影响。千里南水来之不易,必须做好调节池的防渗。”工程师化全利向我们解释。

    “除了蓄水调水功能,团城湖调节池将融入海淀‘三山五园’景观带。”

    湖中有三岛,分别位于湖的东、中、西部。“这是中国传统造园理念,不仅有‘一池三山’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这三座岛有导引水流的作用。”王雷现场讲解,“三岛分别将进来的江水引入三个分水口,一路向西进入田村山水厂,为海淀西部和长辛店地区供水;一路向北流进环线分水口,为第九水厂以及东、南干渠供水;还有一路是退水口,紧急状况时,可向城市河湖排水,同时还可以为恢复附近的高水湖、养水湖提供水源条件。”

    “从工程上说,它叫团城湖调节池,其实,我们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园外隐园’。虽离皇家园林近,但作为北京最重要的水源地,这里将实行全封闭管理!”

    昆明湖西1公里外,一座消失近百年的湖泊即将再现,与昆明湖交相辉映,两大块绿色的“翡翠”为京西增色。

    设计者为它作诗曰:“一湖澄清卷经年,二山凌月水色间……”

 

Tags:昆明 湖畔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