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知多少?
2013-10-08 13:40:55 来源: 作者: 【 】 浏览:393次 评论:0
  知识堂


    何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定义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我国已有2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分类


    1.生态系统类


   保护的对象是典型地带的生态系统。例如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甘肃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沙生植物群落。


   2.野生生物类


   保护的对象是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例如,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贵水禽;福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文昌鱼。


   3.自然遗迹类


   主要保护的是有科研、教育旅游价值的化石和孢粉产地、火山口、岩溶地貌、地质剖面等。例如,山东的山旺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生物化石产地;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火山地质地貌。


   保护措施


   景区轮休——让自然休养生息


   旅游业的空前繁荣让不少自然保护区疲于迎接八方来客,无暇休养生息。为此,不少保护区实行了景区封闭轮休制度,以便于景区生态环境的自然调节恢复和景区设施的修缮。


   九寨沟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封闭保育时间选在旅游淡季,即每年11月16日至次年3月31日。九寨沟在淡季对部分栈道景点实行封闭,例如,箭竹海—原始森林段景点及栈道、火花海—犀牛海段等区域步行栈道,就是经历了半年的封闭保育期后于今年4月1日全面开放的。


   查干湖


   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加强对湖区自然环境、水资源和水产资源的保护,规定要有计划地投放鱼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禁渔区封湖涵养或轮休轮放。


   张家界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积极探索推行景区环境轮休制度,并提出着力构建可靠的生态环保体系,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


   游客限流——让生态不被透支


   旺季扎堆、节假日爆棚,游客潮一方面为自然保护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考验着管护者的智慧与魄力。


   可可西里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区于2009年正式对游人开放。为保护这片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原始生态环境,避免观光者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干扰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可西里每年游客数量被限制在1000人以内,每批团队游客不超过15人。


   九寨沟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于2001年7月开始实行“限量旅游”,运用多种手段,控制游客数量。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夕,九寨沟景区发布公告:景区每日游客最佳接待量为2.3万人次,每日最大承载量为4.1万人次。九寨沟景区同时决定,“十一”黄金周期间,对旅行社网络订票实行当日最大预订量为1.6万人次的控制。景区还采用价格杠杆,规定淡季门票80元/人,旺季220元/人,以尽量减少旺季游客量大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景区同时借助分区旅游的方法分流过于集中的游客,调节游客在各景点上的空间分布。 社区共管——让居民成为帮手


   在一些保护区,社区参与当地旅游业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正成为一种新型的管护模式。一边是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独立于当地社区自成体系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另一边是在生活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依存度较高的保护区内居民。如何协调保护与利用、生态与生存,往往是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重点。


   卧龙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广了区内农户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管理局根据每户农户劳动力数量、管护地段植被等情况,逐户划定承包地段,明确管护承包金额,与每户农户户主签订承包责任书。


   除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外,保护区集中力量在年中、年底对农户承包的天然林区域进行全面检查、评分,再兑现天然林管护承包经费。对责任心不强、管护林区出现问题的责任人,除扣除管护经费外,给予严正警告;对有偷拉盗伐木材的违法犯罪人员和经警告仍不能提高管护质量的农户,取消天然林资源承包资格。此举使农民得到了保护自然资源的实惠,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也为保护区内珍稀濒危野生保护动物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生存条件。


   白马雪山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与社区居民签订了《共管协议》,明确双方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社区群众参与资源管理积极性大为提高,社区妇女还成立了森林巡护队,定期巡护保护区山林,制作巡山日记。


   他山之石


   国外有哪些管理制度?


   1.规划制度 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在有关法律中规定了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权属制度。这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国家实行保护区土地私有制。


   2.自然环境基础调查制度 一些国家在法律中规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然环境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以掌握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为自然保护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


   3.管理合同制度 管理合同是政府通过与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签订管理协议的方式实现对特定地域保护的一种方法。这一制度在英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4.公众参与制度 公众参与主要是保护区所在地和其居民的参与。澳大利亚在法律中规定,建立原住民顾问委员会,吸收原住民参加,要求在拟订有关的双边协定、管理计划、恢复计划、野生生物保护计划或危险消除计划时保障原住民的利益。


   知识链接


   建立保护区需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