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张梦云
扎西有个心愿,就是能像城里孩子一样用上洗衣机,冬天不用在冰冷的水中洗衣服。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在扎西的家乡却不容易实现。
扎西是直美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直美村小学所在的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扎朵镇,位于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这里是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由于条件恶劣,国家电网至今未覆盖这里。
“金太阳援助工程”改变了这里的用电状况。9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爱心企业安正时尚集团代表,共同在直美村小学见证了“金太阳援助工程”竣工仪式。
“我们学校里有太阳!”孩子们高兴地喊着。
他们所说的“太阳”,就是“金太阳援助工程”的项目产品——太阳能校用集中电站。太阳能校用集中电站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清洁发展基金专项资助,每座太阳能校用集中电站造价约为10万元,每天可发电5度。
5度电可以做什么?可以供校舍节能灯每天点亮5小时,可以供电脑运作2~5小时,可以让孩子们听上广播,用上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电脑了解外面的世界,摆脱以往的闭塞。
5度电还能供水泵、洗衣机等用电。扎西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金太阳援助工程”是配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致力于将太阳能技术应用于民,因地制宜用太阳能技术解决国家电网覆盖不到的偏远贫困地区、生态重地的无电学校、村庄用电问题。“金太阳援助工程”联合众多爱心机构、个人以及来自环保、能源、教育、金融、媒体与政府公共关系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了长期、专业、开放、透明的公益援助平台。
“保护三江源行动”是“金太阳援助工程”的典范公益项目。2010年至今,“金太阳援助工程——保护三江源行动”向青海省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所在的玉树县、囊谦县及称多县,援助太阳能集中电站10座(4校、6村)、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123套(6村)、太阳能路灯60盏(1村)及太阳能便携照明产品2100套(36校、9村、3寺、3政府部门),受助人数达17441人。
4年来,在澜沧江源头、通天河沿岸、巴颜喀拉山山口,从海拔3600米到海拔5000米的雪域高原,“金太阳”照亮黑夜,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