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秀凤
城镇化的进程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今,很多城市纷纷把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追求低碳化的过程中,盲目开发、缺少规划、一味贪大等问题频现。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如何走好城市发展的道路,寻找到合理的发展路径值得深思。
■城市建设缺少全面、长期、明确的战略规划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低碳、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地方政府也乐于将“低碳”作为自身的名片。
赛迪经智研究员王宇认为,国内低碳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发展中还有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缺少全面、长期、明确的战略规划。由于低碳城市建设提出的时间较短,国内尚缺乏建设实践经验,容易出现宣传与实施脱节、规划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王宇指出,我国城市在向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受到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经济结构有待完善、人口基数大、城市膨胀式发展等诸多因素限制。尤其是,中国能源结构目前仍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结构调整难度很大,要实现低碳建设的目标需要从现有产业结构出发,分阶段地持续调整。
此外,我国在低碳城市、低碳城区建设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引进了大量与绿色、低碳城区建设相关的理论,但绿色建筑建设规模比较小,实施成效有限,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生活脱节。同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过程中的开发建设成本过高问题也需要加以关注。
■对绿色低碳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视觉层面
专家指出,对绿色低碳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视觉层面,其本质应该是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王宇认为,各地在推进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身特点、产业基础等,选择适合自身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因为各地的差异很大,千篇一律的模仿或复制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呢?要推进低碳发展,仅仅强调人的意识改变还远远不够,更要从根子上找原因,从根本上转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导向。
“切忌贪大、贪好看”,王宇表示,盲目大拆大建、建设面子工程的做法需要加以杜绝。“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使得城市能源供给、供水、排污的管道线路以及交通线路都要加长,城市建设成本不断上升。如果这种“摊大饼”的模式持续,必将导致更多的资源、能源消耗,低碳化也沦为一个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