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想喝净水 老大不易
2013-07-31 10:42:27 来源: 作者: 【 】 浏览:419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记者 李莹


    “没装净水器不放心,装了净水器更不放心。这一个月都在为净水器劳心费神。”北京市民王小姐向记者抱怨。自从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后,一直坚持喝桶装水的王小姐坐不住了,她决定在自家装一个净水器。但她没想到的是,挑选一个满意的净水器实在不容易,逛家电卖场、网络搜帖看评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找到合适的。


    选个自己放心的净水器真的这么难?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了京城一些家电卖场,并与专业人士交流,试图一探究竟。


    哪种技术更胜一筹?
    活性炭和超滤膜去除效果好,但失效快;反渗透膜出水接近纯水,去除率下降不明显


    “今年家用净水器销量比往年好。”北京某大型家电卖场销售员告诉记者。但是,家用净水器的品牌、样式、种类纷繁复杂,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看到记者拿不定注意,导购纷纷过来帮忙。有的说“选纯水机吧,北京水碱太多”;有的说“选择活性炭过滤吧,千万别选纯水机,纯水中缺乏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有的说“这样的机器不用换滤芯,污染物从另一个水管直接排除”;有的说“不换芯,污染物堆积会污染干净水,反而更不健康”……


    按照技术分类,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净水器包括活性炭净水器、纳滤净水器、超滤净水器、反渗透净水器。不同净水技术的效果差别有多大?家用净水器又该如何选择?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科许韡对采用这4种技术净水器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活性炭对有机物指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随着通水量增加,去除效率下降非常快,几乎在通水1吨时就失去了80%的功能,在通水两吨时,净水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有超滤膜的净水器对浑浊度、细菌等有明显去除作用,但同样失效很快,在通水1吨后失去约70%的功能,通水两吨时也几乎失去功能。


    有纳滤膜的净水器除了对一价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去除率较低,对其余指标均有较高的去除率,而且在通水1吨时仍能保持相对开始时约80%的功能,通水两吨时功能下降较快,还具有约30%的功能。


    反渗透膜几乎对所有指标均有很强的去除率,产出水接近纯水,几乎不含有任何矿物质,而且通水1吨和两吨时均能保持几乎和开始时一样的功能,去除率没有明显下降。对具备反渗透膜的家用净水器来说,只有砷这个毒理学指标去除率相对较低。


    因此,许韡认为,如果是针对一般市政自来水,并且在确定没有管道老化和水体污染的前提下,仅使用活性炭净水器或者超滤配合活性炭就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但净化后应煮沸再饮用,而且处理水量在1吨以内就应该更换活性炭滤芯。当不确定管道老化与水体污染是否存在时,至少应选择纳滤净水器,最好还是选择反渗透净水器。


    是不是进口产品更好?
    进口净水器办理批件享有“超国民待遇”,对“生产企业监管缺失”;据估算,目前市面上,近一半的进口净水器都是“假洋鬼子”


    北京市民张先生认为,净水器一定要选择进口的,因为国外技术相对成熟。这一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国产净水器真的不如进口的好?


    相关专家表示,国内的反渗透膜技术确实与国外存在差距。反渗透膜是反渗透净水器的核心,其制造工艺要求十分严格。目前,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反渗透膜质量较好,其截留率可稳定在95%以上。而国产膜的产量还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国内反渗透膜主要依靠进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购买家用净水器必须选择进口品牌。


    中国净水行业协会秘书长顾久传告诉记者,在选择净水器时,必须分清进口净水器中的“李逵”和“李鬼”。


    顾久传介绍说,我国是世界上唯一需要行政审批(卫生批件)才能生产销售净水器的国家,国产和进口净水器在报批申领卫生批件时采用的是双重标准。


    国内生产净水器的企业,首先要准备好批量生产净水器的生产条件、样机和全套资料,而且要把与水接触的原材料、零部件(有卫生批件的除外)先去送检,获取卫生合格检验报告,附在资料内才能向省级卫生部门申报。省级卫生部门来工厂现场审核,对净水器生产涉及的相关因素特别是生产车间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合格后,现场采样封样,生产企业把封样的样机送检。检验报告出来后,连同省级卫生部门已盖章的资料以及企业标准等一并上报卫生监督中心,经专家评审、修改资料后上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颁发卫生批件。领到批件后,卫生部门还会不定期地前往生产企业,对生产条件进行突击检查。


    但是针对境外生产的原装进口净水器,卫生部门既不可能到国外生产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和检查,也不可能去生产车间或厂家仓库采样封样,更不会发证后再去国外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因此,进口净水器申报简单得多,在报批前只要准备好资料(原材料、零部件可和整机同步检验)和样机即可。


    由于进口净水器办理批件享有“超国民待遇”,而且“生产企业监管缺失”,市面上不少进口净水器实际是“李鬼”。它们钻某些法规空子,有意躲过“生产企业监管”这个重要环节,市售产品与报批时的样机不同,二者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质量也不同。


    顾久传说,由于销售“进口净水器”利润丰厚,近几年来,无论是所谓的“在华责任单位”,还是其经销商网络,或者那些贴牌生产企业,对“进口净水器”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估算,目前市面上,近一半的进口净水器都是“假洋鬼子”。专家建议,对于净水器这个舶来品,既不能盲目迷信洋品牌,也不能一概否定洋品牌。
 行业标准咋就这么乱?
    家用净水器行业标准和规划制定由多部门分别完成,缺乏全面、完整、统一的国家标准

 


    事实上,净水器选购中困扰消费者的,还有五花八门的检测报告。


    李女士刚刚搬进新居并安装了净水器。本以为再也不用为喝水发愁的她,却发现水中依然有很多白色粉末状物质。她打电话给净水器的售后服务人员,被告知这是因为所购买的净水器不能清除水碱。为此,李女士又专门调查了一下净水器的检测报告。她发现,不同品牌产品的检测报告中,检测项目差别很大。有的只将可悬浮颗粒物作为水质评价指标,有的则没有可悬浮颗粒物这一项。她本来计划要重新购买一款净水器,但对比检测报告实在费时又费力。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家用净水器前景一直被看好,但市场中鱼龙混杂、产品良莠并存的问题,阻碍了行业进一步发展。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切都源于净水器缺乏严格统一的标准。


    一方面,现有标准并不完善。目前,家用净水器行业标准和规划制定由多部门分别完成,各部门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住建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信部等都有各自的行业标准(或规范)。但是,卫生部门的规范只考虑卫生安全问题,其余的不管;建设部门的标准对卫生提得少,对结构、安全、外观等考虑周全;国家海洋局的标准主要着眼于膜技术及净水器制造等。


    净水器的主管部门是卫生部门,由于非主管部门不用送检,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只要获得卫生批件就“万事大吉”。因此,生产企业对卫生安全方面的检测都会上心,但在其他方面仅是企业自己检测,甚至根本没有检测。现有标准在诸如电气安全、结构安全(如耐水压力试验)、噪声测量、出水量及出水温度计量等方面均未涉及。


    另一方面,从已有标准看,缺乏强有力的国家标准。标准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其中,强制性标准为必须执行的,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推荐性标准不要求强制执行。在净水器涉及的标准中,除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个别标准,无论是已有的行业标准还是即将出炉的标准大都是非强制性标准,这大大削弱了标准的权威性。


    顾久传告诉记者,虽然净水器行业标准的制定已引起全行业高度重视,《饮水机专用净水器》、《家用和类似用途超滤净水机》、《家用和类似用途反渗透净水机》3项行业标准已于2010年发布,还有一系列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正在进行审批或正在制订过程中,但我国仍缺乏一部全面、完整、统一的净水器国家标准。


    售后服务为何成软肋?
    滤芯更换时间不好估算,滤芯制造缺乏统一标准,市场上的滤芯互换性差


    技术好,并不代表万事无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室主任鄂学礼说,一般的家电产品,厂家往往注重售前工作,只有发生故障后才涉及售后服务。而净水器不同,它与消费者的饮用水直接相关,不进行定期清洗和更换滤芯,净水器不仅不再具有净水功能,滤芯表面还会滋生细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售后服务更为重要。


    然而,售后服务正是家用净水器行业的软肋。一份调查显示,在安装家用净水产品超过3年的用户中,居然有高达72%的用户已经不再使用,转而重新使用桶装水,甚至重新开始烧水喝。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净水产品的售后服务不到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告诉记者,滤芯的耐用程度和净水量直接相关,很难说一个具体的时间。记者了解到,反渗透膜一般2~3年需要更换一次,而其他滤芯若在水质较差的地方,半年甚至两、三个月就得更换一次。


    一般消费者很难估算自己的用水量,因此,对于需要多久换一次滤芯并不十分清楚。北京市民张小姐就饱受滤芯问题的困扰。她告诉记者,净水器的售后服务人员隔段时间就打电话,让她换滤芯,每次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已经成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如果不听从售后服务人员的建议,她又怕水质不好,影响健康。


    与张小姐相反,刘小姐购买的净水器的生产企业已经转行,不再提供换滤芯服务。目前,滤芯制造缺乏统一标准,因为在市面上找不到尺寸匹配的滤芯,她家的净水器也只能弃之不用。


    事实上,刘小姐的遭遇并不是个案,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也给净水产品售后服务带来了难度。由于各企业的滤芯规格不统一,即使滤芯材料相同,互换性也较差。所以,一旦购买某个品牌的净水产品,更换滤芯时只能寻找同一品牌。如果企业倒闭、转行或者不再生产这种滤芯,昂贵的净水器就只能“下岗”了。


    可以说,选择净水器,在选择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选择服务。如何才能让消费者轻松购买、放心使用,家用净水器行业急需破题。


    市场中净水器的主要工艺


    活性炭净水器以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或压缩活性炭作为净水介质,由于其发达的微孔结构造成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吸附多种有机物质及重金属,去除水中致嗅物质。80%以上的净水器以活性炭过滤器为主。


    活性炭过滤器经常与其他过滤器组合使用以增强净水效能。有的在活性炭过滤器前增加铜锌合金过滤器,去除水中余氯并抑制细菌繁殖;有的前置聚丙烯熔喷滤芯,去除水中悬浮物;有的加装渗银活性炭,依靠银离子进行消毒;还有的加装紫外杀菌增强杀菌效果。


    超滤是在压差推动力作用下进行分离的膜过程,能截留细菌、大分子、胶体等。目前,家用超滤净水器主要是以活性炭+超滤膜组合使用为主。


    纳滤和超滤原理相同,只不过纳滤膜孔径1~2纳米,超滤膜孔径1.5~100纳米。所以,纳滤的截留率大于超滤。家用纳滤净水器一般与活性炭连用。


    反渗透净水器也称纯水机。反渗透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反渗透净水器对水压要求较高,一般都自带增压泵。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