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是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仅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了幼儿园和大中小学,还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了企业和社区,其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编者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钱秋松 记者 闫艳 高杰
引言
“你喜欢待在这儿吗?”
“不喜欢。”
“如果是小鸟待在这里会舒服吗?
“小鸟在里面飞不起来,不舒服。”
“那是不是不能把小鸟关进笼子里啊?”
“恩,不能的。”
在张家港金港幼儿园,十几个小朋友正走进一个“大铁笼”,体验小鸟被关起来的感觉,这是金港幼儿园的特殊生态体验课程。
据金港幼儿园园长汤芬介绍,金港幼儿园每周有一节生态文明教育体验课,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形成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
其实,生态文明教育走进幼儿园仅仅是张家港市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

生态文明教育走进了课堂。 钱秋松摄
■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如何融入教学?
政府强力推进,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学校通过专家讲座、课堂渗透、主题班会、课外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很高,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张家港合兴初中的一位老师说,面对这样的挑战,学校组织教师通过上课、观摩、评课、沙龙、研讨等活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开发、教学活动的安排与创新等内容进行研讨。记者日前就观摩了暨阳湖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组织的一场生态课堂“得与失”研讨会,会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
张家港市环保局局长张平告诉记者,生态文明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张家港已有多年,在多方合力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教育自觉行为。一方面政府强力推进,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2012~2014年工作意见》和《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课时率作为一项硬性任务被安排在教学中,年底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如果完不成,将会被扣分。另一方面,学校普遍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和家长也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丰富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会通过专家讲座、课堂渗透、主题班会、课外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目前,张家港已建成5家江苏省级环境教育基地、3家市级环境教育基地,环境教育基地已成为学生课外实践的一个主战场,特别是暨阳湖生态教育馆、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生态教育馆等。
“我最喜欢实践基地生态教育馆里‘争做绿色小公民’活动,只要答对全部题目,就能拿到一张印有自己头像的环保证书。里面还有寻找污染源、踢污染物等栏目,可以现场踢足球,真的很好玩。”一位小学生对记者说。
同时,绿色学校创建是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张家港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都积极争创“绿色学校”。截至2012年,合兴初中被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后塍幼儿园建成国家级绿色学校,42所学校建成江苏省级绿色学校。
■ 企业:生产经营怎样与环保相结合?
发起“责任关怀”推介活动,向社会发起“污染减排在行动,责任关怀在企业”倡议,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努力争当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赢”典范
每天早晨进入工厂,道康宁(张家港)有限公司工业卫生工程师张春山就习惯性地戴上安全帽、穿上安全鞋,然后进入生产工业区作业。看似简单的两个动作,却是道康宁公司严格坚持全球环境、健康与安全(EHS)标准的一个缩影。道康宁公司副总经理蔡宇豪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公司,我们认为化工行业不应该是环境的污染者,而应是环境的保护者,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关怀。”
“责任关怀”是全球化学工业关于健康安全和保护环境等方面不断改善绩效的行为,是化工行业专有的自发性行动。“责任关怀”能不能从化工行业延伸到其他行业?从2011年开始,张家港市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参照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标准,这个市以化工行业为主体,向钢铁、电力、纺织、食品等行业拓展,选取了全市20家骨干企业共同发起“责任关怀”推介活动,这些企业向社会发起“污染减排在行动,责任关怀在企业”的公开倡议,强调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努力争当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赢”典范,从而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2013年,这项活动在发表公开倡议、举办公益论坛的基础,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在全市“责任关怀”企业名单中,各镇(区)至少选取一家企业开展责任关怀活动。比如,“请进来”就是邀请周边社区居民和学校师生代表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听取企业污染防治成果介绍并现场参观。而“走出去”则是企业在周边社区开展污染防治成果展示活动、环保知识讲座;在社区、学校捐建环境教育馆和环保图书角;进一步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环保行动的渠道,增进企业致力环境治理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关怀公众理念。
■ 社区:如何培养市民低碳生活习惯?
深入社区开展“环保讲堂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社区碳排放调查试点工作,编印生态文明建设市民读本向全市所有社区、村发放
张家港市环保局经常组织人员深入社区开展“环保讲堂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社区碳排放调查试点工作等,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倡导绿色低碳新生活。
这个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日前刚刚为塘桥镇社区干部上了一堂别致生动的环保知识讲座。此次讲座的内容都是和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一方面讲解了环保的重要性,并详细解释了当前的诸多环保热词,如PM2.5、灰霾等,另一方面从衣、食、住、行、用5个方面系统讲解了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讲座中还特别提到了环保酵素的概念,并为社区干部准备了一份环保酵素制作流程图,教大家如何DIY环保酵素来减少污染。活动受到了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
在一次次进社区的寓教于乐活动中,居民们的生活也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今,把洗菜水和洗完衣服的水蓄积起来,用来拖地、冲洗厕所,淘米水用来浇花;使用节能电器;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塑料袋、杯子……这些环保行为已经成为全市社区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2013年5月4日,一部名为《排污风波》的情景剧登陆张家港电视台社会生活频道《生态港城你我同行》栏目,将环保卫士智斗违法排污者的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张家港市环保局、市广播电视台和市文化馆共同拍摄的“守望家园”生态文明系列情景剧的首次亮相,从那时起,这部系列还将以每周一期的形式陆续推出。
通过生态文明系列情景剧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理念,只是张家港探索实践新形势下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推广的一个“小”方面,还有一个“大”方面是编印生态文明建设市民读本向全市所有社区、村发放。
据张平介绍,生态文明建设市民读本与以往读本最大的区别在于:图文结合,以图为主。内容包括什么是生态文明、张家港生态文明历程和亮点、生活中绿色点滴等,选取了衣、食、住、行、用5个方面,每个方面提出10个绿色小建议,配以手绘画,生动形象展示主题。
“为了适应建设‘实力张家港、美丽张家港、幸福张家港’的总体思路,我们通过‘一小一大’两种方式,展示了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并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提升市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张平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