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小怗 见习记者 邵艺 褚方樵 南京报道
家门口河水长年黑臭,该找谁管,该请谁下河游泳?如今在南京有了标准答案——河长。
日前,南京市政府公布了32条城市主要河流河长名单,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亲任外秦淮河河长,另外3位副市长也每人“领走”一条河。
“消除黑臭河流,保障水体水质”,南京市政府在河长的任命书中开宗明义,治水实行河长责任制。根据规定,河长对相应河流的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的持续改善负领导责任。河长的奋斗目标是使河流断面水质有明显改善,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这次实行骨干河流河长制,市长们率先垂范,治理秦淮河由3位市长分头负责。市长季建业负责外秦淮河,副市长陈尘肇负责秦淮新河,副市长陆冰负责内秦淮河,副市长徐锦辉则挂帅金川河。
各区和园区内的骨干河流河长则由区长等行政“一把手”担纲。其中不乏臭名远扬、多年未治好的黑水河。如建邺区区长张俊就担任了幸福河河长。
“幸福河不幸福,臭气熏天。”在市级会议上被多次点名批评。如今这条河试验段已治理成功,东段仍是黑水恶臭,正在治理,计划年底除臭水清。鼓楼区区长曹路宝担任里圩河河长,里圩河也已启动整治工程。
据了解,这32条河流只是实行治水河长制的首批河流。南京市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河道管理“河长制”工作的意见》,根据计划,2013年全市45条骨干河道全面建立河长管护制度,2014年全市区域重要河道全面建立河长管护制度,2015年全市街镇河道和村庄河塘全面建立河长管护制度,到2020年实现全市河道管护现代化,构建“互联互通、引排顺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的现代河网水系。以前南京实行过防汛河长制,这次要求河长防汛治水一肩挑。
南京市政府还明确了职能部门治水分工。水利部门负责牵头编制郊区河道保护规划,负责郊区河道日常管护工作。城管部门负责牵头编制主城区河道保护规划,负责主城区河道日常管护工作,并开展主城区河道疏浚清淤和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河道岸线、堤防、水域、取排水行政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河道生态清淤和长效管护经费,监督河道管护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环保部门负责河道及周边环境整治,组织入河污染源治理,保护河道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