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有奖举报弥补执法短板
2013-06-13 09:25:35 来源: 作者: 【 】 浏览:259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迎久 通讯员 王锦慧


  为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改善环境质量,从2001年开始,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了环境污染有奖制度。12年来,有5835个举报人因此获得数额不等的奖励,一批环境污染案件受到查处。


  “环保有奖举报作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前的情况下,是对环保队伍监管力量有限的一种补充。”河北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国鹰说,从河北省实施环保有奖举报制度走过的十多年的时间来看,环境有奖举报不仅弥补了环境执法力量有限的短板,有力遏制了企业违法排污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心,大大增强了公众的环境意识。


  如何确定奖励金额?


  “张家口市奖励资金为1.4万元,涉及14人;保定市奖励资金为0.7万元,涉及9人……”在今年第一季度环境污染举报案件奖励名单中,记者发现,河北省共发放奖励资金6.84万元,涉及78人,除沧州、衡水、邢台三市外,其他各设区市均有举报人被奖励。


  河北省环境执法监察局信访办主任韩学琴告诉记者,河北省实施环境污染举报奖励12年来,截至今年1月,共支付奖励资金417.33万元。


  举报环境污染,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奖励,金额是如何确定的?河北省环境执法监察局局长赵军解释说:“根据环境污染举报案件的性质、内容确定对举报人的奖金数额,共分为三个档次,每季度发放一次奖金。”


  据赵军介绍,第一个档次是举报城市建成区、高速公路两侧及风景名胜区可视范围内锅炉、炉窑烟尘严重污染环境的,或者举报噪声污染的,经环保部门调查情况属实,环保部门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罚或避免了较大环境污染损害,将给予举报人200元~500元的奖励。


  第二个档次是由环保部门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罚或者避免了重大环境污染损害的,将给予举报人500~2000元的奖励。具体分为5种情况,分别是举报“十五小”反弹的;举报放射、辐射和化学有毒物质企业有违法行为的;举报新、改、扩建项目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擅自生产的;举报企业擅自停用或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偷排偷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举报将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嫁给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单位使用的。


  第三个档次是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举报,避免了重大环境污染损害的,将给予举报人1000元~3000元奖励。这两种情况分别是举报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使国家避免重大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举报国家和本省明令禁止建设的重污染项目,避免了环境污染的。


  对于同一污染案件有多人举报的,同一企业多次违法等情况,奖励金额又该如何分配和管理?赵军告诉记者,同一污染案件有多人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联合举报的,资金平均分配。举报环境污染案件被查处后,违法企业再次超标排污的,可以继续举报,并再次获得奖励。“为保证奖金发放到举报人手中,河北省环保厅对各市环保局不定期进行抽查,如果发现弄虚作假、不按要求发放奖金的情况,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怎样查询办案情况?


  公众登录河北省环保厅官方网站,会发现首页右下方的位置,有一个以蓝天为背景的栏目:“关注民生环保在行动”。点击进入这一栏目,都是对群众举报的环境污染事项的查处进展情况。记者浏览相关事项发现,群众举报涉及“十五小”、噪声、制药厂等污染环境问题。案件的检查、处理、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韩学琴告诉记者,对河北省环保厅交办的环境信访件,各市环保局都要进行反馈,反馈的内容包括处理结果、整改进度、目前状况、处罚建议、回访举报人等情况,且要明确执法责任,注明调查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而“关注民生环保在行动”栏目,环保部门则将信访事项的反馈、回访等进行了公开公示。


  “公开环境信访事项的受理、转交办及查处情况,是为了增加行政执法的透明度,让群众了解办理进度,使群众更加关心、关注自身的环境,同时也是为了了解群众对问题处理情况的满意度,提高环境监察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强化群众对环境执法的监督。”韩学琴说。


  据介绍,公开的范围包括三大类:媒体曝光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转办、交办及查处情况;河北省环保厅直接受理的重点来信、来访,以及来自0311-87908448省长电话、“12369”举报电话的环境信访事项的转办、交办及查处情况;其他敏感的环境信访事件的查处情况。


  公开的内容则包括受理及转交办情况、检查情况、处理意见、查处单位、完成时间等。“每个信访信息的公开时间为两个月,公众如果对公示的内容有异议,可以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环保部门复查后将及时向群众进行反馈。”韩学琴说,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的,以及公开后可能会影响调查、取证等或者会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案件,则免于公开。


  “有的举报人哪里有排污口、什么样的水是违法排放的废水都烂熟于胸,对排污企业惯用伎俩了如指掌。尽管危险和顾虑并存,但政府部门和群众的支持让他们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赵军介绍说,为了防止举报人的信息泄露,我们公布的奖励名单上只有奖励人数与金额,不涉及具体举报人。


  由于害怕被举报污染企业和个人的打击报复,有相当一部分举报者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举报,受理举报部门经常遇见取证找不到人的情况,增加了办案的难度,有近30%奖金也因此无法按时发出,韩学琴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完善有奖举报制度。


  有奖举报生根发芽?


  如何评价环境污染有奖举报这一制度的成效?赵军深有感触地说,河北省的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已经走过了整整12年的历程。12年来,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在河北各地生根发芽,遍地开花,不但有效制止了污染企业的排污行为,也有力地促进了公众参与环境意识的增强。


  “原先是几十个执法人员应对成百上千家企业,人员有限,精力有限。自从实施有奖举报机制,企业违法排污不再只有环保部门盯着,还有市民成百上千双眼睛盯着,环保成了大家都来管、都来参与的事。”从事环境监察多年的衡水市环境执法监察支队长肖燕芳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如何理解这一制度深层次的含义?赵军对环境污染有奖举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一是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弥补了环境执法的短板。由于环境执法人员有限,而需要监管的排污企业数量很多,往往造成了顾此失彼的情况出现,即使整个环境执法队伍都参与进来,也无法对所辖区域内的企业进行有效监管。采用环境污染有奖举报这种形式,将有限的行政监督化为无处不在的市场监督,让破坏环境和违法排污的行为呈现在了全民监督的汪洋之中,弥补了环境执法力量有限的短板。


  二是环境污染有奖举报有效遏制了企业违法排污的行为。“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状,使一部分排污企业想方设法逃避环境监督,违法排污的手段也因此越来越多样、越来越隐蔽。而通过环境污染有奖举报,让公众也成为环境监管队伍的一员,环境违法行为也许能瞒过环保部门的检查,但不可能瞒过周边一双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眼睛。


  三是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增强了公众的环境意识。随着环保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唤起了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在让公众切身参与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培养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公众的举报方式已经不仅局限于原来的电话举报,通过网络举报的网民也逐渐多起来了。”赵军告诉记者,为了鼓励有奖举报,增加办案过程透明度,河北省环保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及时将环境信访事项查处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将其列入年底信访工作的考核指标。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