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十二五”第一个排放标准聚焦稀土 (一)
2011-03-31 22:02:50 来源: 作者: 【 】 浏览:3547次 评论:0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成为“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第一个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稀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稀土行业发展中仍存在非法开采、产能过剩、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期应知版将为读者解读稀土行业污染情况等相关知识。
 
解读一
 
中国稀土行业状况如何?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分布广、种类全,特别是世界罕见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富含稀缺贵重的铕、铽、镝、铒、镥、钇等中重稀土元素,综合利用价值大。我国已发现的重要稀土矿床常与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矿物共生,许多稀土矿床为稀土—铌,稀土—铁,稀土—磷,稀土—稀有金属等共生矿床,且储量都很大,有用组分含量高,可在开采主元素的同时回收利用与之伴生的有益元素,经济效益可观。中国稀土占据着众多的世界第一,资源储量第一,占36%左右;产量第一,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97%;销售量第一,60%~70%的稀土产品出口到国外。稀土资源是我国优势战略性矿产资源,邓小平同志曾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我国稀土资源不仅储量大、矿种全,而且广泛分布于全国22个省区。目前大量开采的稀土矿床主要有包头混合型稀土矿、以江西和广东为代表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四川冕宁为代表的氟碳铈矿等,相应的主要稀土矿产品也分为3类: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包头稀土精矿)、南方离子型稀土精矿和氟碳铈矿(四川矿)。

  近年来,我国稀土产业稳步发展,高纯、单一稀土产品已达到总商品量的一半以上。稀土金属产业发展迅猛,稀土金属和合金产品占世界市场的80%以上。现在,我国规模以上稀土生产企业共有160余家,总资产达到50亿元左右。
 
解读二
 
行业带来了怎样的环境问题?
 
  由于过度开发,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下降迅速,稀土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稀土采矿、选矿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矿区生态环境现在主要遭受下面几方面的破坏:

  对地表植被的直接破坏开采后的山头,植被和有效土层基本全部剥离,基岩裸露,植被荡然无存,自然恢复极其困难,容易造成矿区水土流失从而荒漠化。据调查测算,年产1万吨稀土氧化物,将破坏地表植被100平方公里左右;

  开采中产生的大量尾砂,占压土地,对堆置场地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池浸后的尾砂常呈非固结或半固结状态,每遇雨季山洪,大量的尾砂随雨水下泄,造成压占农田、淤塞河道、淹没公路等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放射性污染矿山开采剥离后的贫矿和废石被运到矿山周围的各大排土场堆存,使动物、牧草、土壤都受到了放射性污染。

  稀土冶炼、萃取分离对环境有何污染?

  稀土冶炼、萃取分离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酸碱、萃取剂等化工原材料,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

  据了解,利用酸法、碱法生产的不少稀土厂,环保治理设施不完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气、渣等废弃物。浓硫酸高温焙烧工艺平均生产1吨稀土(REO50%)焙烧矿,产生9600立方米~12000立方米含有精矿粉尘、HF、SO2、SO3和硫酸雾的废气,约75立方米酸性废水和1吨左右的放射性废渣(含水)。稀土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废水中的含氮量约5g/L,超出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规定的氨氮二级排放标准(25mg/L)近200倍。这些废水大部分未经有效治理排放,不仅给生活饮用水造成污染,对周围水域环境和引灌农田也产生污染。
 
解读三
 
针对污染国家出台了什么政策?
 
  我国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实行抑制性的政策,先后出台了很多规定。

  开采和生产实行总量控制

  1991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将、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通知》(国发〔1991〕5号)。此通知规定对离子型稀土矿产实行有计划开采,禁止矿山企业与外资合作、合资开采离子型稀土矿等。

  为逐步解决生产能力过剩、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技术装备落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国土资源部办公厅2003年6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保护和合理开发稀土、锡、锑等优势矿产资源,对稀土、锡、锑继续进行专项整治,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改善行业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2007年起,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这是国家在新的形势下对稀土生产实行总量控制的又一项重要举措,表明国家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高度重视。

  污染排放标准不断严格

  我国于1985年首次制订了与有色金属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有关的《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5085—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标准》(GB5086—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腐蚀性试验方法标准》(GB5087—85),以及《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急性毒性初筛试验方法标准》(GB5088—85)。当时未制订有关稀土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6年,对上述标准进行了修订,将废气排放纳入《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将废水排放纳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固体废弃物排放纳入《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3—1996)。如今,环境保护部又单独制订了有关稀土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稀土工业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的特点和原辅材料的成分,以稀土工业企业生产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为控制项目,对稀土行业废水、废气和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为防止企业稀释排放,标准中还规定了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和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
 
名词速递
 
  稀土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从57到71的镧系元素,即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和原子序数为21的钪(Sc)、39的钇(Y)共17个元素的总称,通常用符号RE表示,是化学性质相
责任编辑:admin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