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行动纲要”出炉记 (二)
2011-11-08 09:57:29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 立 【 】 浏览:2188次 评论:0
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相当一部分地勘单位在实践探索中,实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这些改变为找矿突破的主力军——地勘单位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这还不够。在2010年6月19日第五届全国百家地质队(院)长座谈会上,徐绍史部长亲临现场,并就地勘单位如何发挥主力军作用、地质找矿工作如何实现快速突破等谈了5点看法。他表示,要用宽阔、深远的视野来审视地质找矿工作;要用敢于担当的勇气,肩负起地质找矿的历史重任;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地质找矿的发展;要用人才和科技的力量支撑地质找矿工作;要用良好的制度环境服务地质找矿工作。
  一系列的“作为”似乎昭示着,“大讨论”孕育出了“大突破”的畅想,“大突破”正蓄势待发。
  而就在这个时候,2010年9月15日,新疆“358”专项捷报传来——形成了16处大型固体矿产勘查开发基地或大型-超大型矿集区(其中:煤2处、铁3处、铅锌4处、铜镍5处、钨锡1处、钼1处)。
  成果展现的同时,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进一步关注。2010年9月20日,习近平副主席到国土资源部调研,对资源的保障程度极为关注。
  果然,仅仅过了1个多月,即11月4日,国土资源部在郑州召开了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座谈会,明确提出“实现地质找矿‘358’宏伟目标,再创地质找矿新辉煌”的口号。
  “358”目标指的是地质找矿3年要有重大进展,5年要有重大突破,8年要重塑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格局。徐绍史在这次会议上说,之所以明确提出地质找矿“358”目标,主要基于有需求、有要求、有条件。
  在他看来,目前我们国家矿产资源的总体状况是消费快于生产,生产快于勘查,重点矿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测算,矿产资源需求拐点大概要到2025年~2030年才会出现,在这段时期,矿产资源需求的曲线一直是上升的。中央明确要求“资源保障要立足于国内”,询问“资源状况有没有可能改观”,说明地质找矿的任务艰巨繁重。另外,我国地质找矿虽然经过了60年的发展,但目前总体状况还是3个字:“低、浅、少”。“低”,是指地质工作程度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浅”,指的是矿床勘探深度浅,一般只有三五百米;“少”,就是探明储量少。资源潜力评价表明,目前探明的储量大概是资源量的1/3。

D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响亮提出

  那次会议之后不久,国土资源部地勘司立即行动,迅速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等有关单位,在汇总各省(区、市)提出的本地区“358”目标,广泛征求煤炭、有色等有关工业协会和地勘行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全国地质找矿“358”行动纲要》文本。
  时间分分秒秒地转动,转眼间到了2010年12月。
  一份名为《全国地质找矿“358”行动纲要》的初拟稿传到了陈毓川等6位院士以及一些专家手里,请院士、专家们提出意见。
  在同年12月28日的第39次部长办公会,徐绍史部长主持审议全国地质找矿“358”行动方案。这次会议形成了一系列观点:在矿种选择上,除了加强大宗紧缺矿产找矿工作外,还要突出能源资源、非常规能源找矿部署,密切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源需求;认真分析找矿部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关系,使地质找矿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行动方案要坚持动态评估,通过滚动调整、持续推进,不断集中优势兵力、资金、技术,在最有希望的地方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358”行动方案要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和国土资源科技规划紧密衔接。
  在今年1月15日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调局局长汪民号召:国土资源部已明确相关司局和省厅为地质找矿的第一责任人,地勘队伍要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358”行动中来,担当找矿的主力军。科研单位和高校要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中国地调局要做好公益性地质工作,引领和拉动商业性地质工作,推动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
“358”行动要打响,离不开新生一代。1月25日上午,徐绍史在中国地质学会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代表座谈会上寄语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要求他们坚定信念,勇于担当,敢于探索,团结拼搏,主动投入到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和“358”找矿行动中,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农历新年后不久(2月14日),国土资源部组织部属单位的负责人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座谈会,会议明确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进行讨论。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自此频见于报端。
  遵循地质规律,实事求是,这就要求实施的方案一定要具有科学性,这是此次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次会议也拉开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一系列座谈会的序幕。
  随后,国土资源部与来自全国国土资源部门、地勘单位的代表及矿山企业的代表一起就谋划好、实施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行了多次研讨,征求意见。
  在2月26日的研讨会上,徐绍史具体谈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本身采取了一个超常规的组织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找矿突破。这次战略行动的思路和组织方式从根本上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搞的专项规划和各种行动,也不同于过去12年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同样,它也区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会战。从任务目标看,也具有超常规的特点,即“3年重大进展,5年重大突破,8年要重塑格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转变思路,废除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老做法。从技术层面看,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也是有相当难度的。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地质找矿由陆地到海洋,由紧缺资源到稀缺资源,由常规资源到非常规资源,已经向更深、更偏远、更复杂的方向发展,难度大、成本高、风险也大。从管理层面看,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就是利用市场机制,吸引多元投入。管理工作要在组织实施过程当中探索、解决“中央、地方、企业三者如何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商业性地质工作和勘查基金如何衔接?勘查和开采如何结合?地质找矿、矿业权配置和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如何配合?”这四大问题。
  在3月9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家座谈会上,徐绍史表示,考虑到找矿突破面临的已知问题和风险,未来还将有很多未知的问题和风险,国土资源部将再次召集一些对整个地质找矿历史情况比较熟悉,对一线工作比较熟悉的专家参加座谈,以保证方案用前瞻性的眼光去考虑未知的问题,使其进一步完善。

E  社会反响强烈  风起云涌

  2011年3月初,全国“两会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