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慎用融雪剂 绿色清冰雪 全国高速公路每年使用量约两千万吨,所付出的环境代价是沉重的
2013-02-27 09:15:4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1355次 评论:0
闫艳 高杰

 

    今年春节过后,江苏省普降了一场大雪。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蒋晓波向记者披露了大量使用融雪剂的忧虑。

 

  目前,我国道路管理部门、市政和高速公路企业,在清除道路冰雪中大量使用融雪剂,这种称为融雪剂的东西主要是工业用盐——氯化钠。大量使用融雪剂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每遇降雪冰冻,道路管理部门都要组织人员要对交通要道、立交桥,特别是高速公路喷撒融雪剂。这虽然缓解了当时的交通压力,却不断显现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甚至得不偿失。融雪剂的常见原料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除机场外一般都是使用氯化钠,因成本低,融雪效果显现快,被广泛使用。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国高速公路每年约使用两千万吨。由于融雪剂的冰点较低,直接洒在路面的冰雪上,可以使冰冻的冰层积雪消冻成水。但是,融雪剂中氯离子与钠、钙、镁、钾及其他金属的化合物统称氯盐,都具有腐蚀性。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大量使用融雪剂的状况?蒋晓波认为,要坚持“绿色清冰雪”理念,不要一味夸大融雪剂的除雪作用,而掩盖其对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动植物的杀伤作用。应把清除冰雪同保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大力提倡机械和人工清除冰雪,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区域面积不大的可以采取水冲或人工清扫的方法,减少使用融雪剂。


  要慎用融雪剂,应最大限度减少融雪剂的使用量,严格使用范围,及时回收没有化完的融雪剂,把污染降到最低;少用或不用融雪剂,减少对植物、桥梁的伤害,为保证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应着手编制桥梁防腐设计规范,并开展热力除雪研究应用。


  要定位使用融雪剂和做好含有融雪剂的水管理。如遇灾害性降雪等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融雪剂时,要尽量先用铲雪车清除地面上的大部分积雪,然后撒少量融雪剂防止道路冻结,施撒的融雪剂应距车行道外侧道牙1.5米以上,或在适当的路段两侧设置围挡,防止融雪剂施撒时溅入绿地,做到及时清除、指定地点倾倒、重点区域禁止使用,尽量利用地表热、太阳辐射热和汽车在驾驶中自身释放的热量融化道路融雪,最后由人工疏导将雪水导入边沟或下水道。


  提倡使用天然融雪剂。国内有不少高速公路用撒瓜子片防滑替代融雪剂,待冰雪融化后还可以清扫回收,既降低了成本,也解决了清除道路冰雪问题。比如今年春节后的一场大雪,使苏通大桥桥面结冰。交警部门与苏通大桥养护中心在桥梁,坡道等易结冰路段铺撒瓜子片、细砂石等防滑材料30余吨。

  欧美国家目前的做法是,机械铲雪后,在道路上撒炭渣、粗砂、树枝渣类防滑性材料,利用这些渣类物质的深色吸收太阳热量,以帮助增加地面温度融雪。使用后的炭渣和树枝渣最后还可以放入道路边的绿地中,值得我们借鉴。


  蒋晓波认为,下雪就撒融雪剂,实在是急功近利。为之付出的环境代价是极其沉重的,修补道路桥梁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其对环境的破坏,也给日后治理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得不偿失。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