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去年此时,PM2.5几乎成为最热门的新鲜词汇。一年过去,人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空气质量新标准的推出,各地纷纷上马PM2.5监测设备,并陆续公布监测数据,又掀起一股PM2.5监测热。
对于PM2.5热,有人有异议,公众把注意力都放在PM2.5上,会不会忽视其他空气污染因素?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尽管新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的只有PM2.5和臭氧两项指标,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忽略其他。而在当前能力无法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情况下,不如集中力量先解决主要问题。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空气污染的“碉堡”也要一个一个攻克,一味地贪多求快有点强人所难,也是不现实的。
正如在大气污染物减排指标上,“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十二五”期间减排指标又增加了氮氧化物,对PM2.5进行监测和治理体现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变化,也符合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紧贴国情、从易到难的一贯原则。
目前各地陆续启动的监测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对PM2.5的监测也可以为其他污染物的监测提供经验,便于逐步解决问题。
当然,不管是PM2.5,还是其他污染因素,监测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治理,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现在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只有一步一步地走,把每步都走踏实,才能最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