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是大势所趋,各级环保部门已形成共识。
如何引导公众参与,让公众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污染的监督者,也是环境的建设者,将公众视角从单纯的抱怨,延伸到环境、资源保护的实现路径上来。
在“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各地开展形式不同的活动,有些地方政府部门试图搭建多层面沟通的桥梁;有些更加关心公众环境权益;有的努力培育绿色公民……其目的都是提高公众参与度,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格局。
实地体验
广西市民参观环境监测设施
环保开放日开眼界
中国环境报记者 梁雅丽 通讯员 韦夏妮
PM2.5是什么?自来水水质有多安全?为了让广大市民进一步参与环保,零距离感受环保、体验环保、了解环保,6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举办环保公众开放宣传日活动,滨湖路小学一年级的覃小清和小伙伴们一道与这些环境监测设施、环境应急设备和辐射监测设施、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等来了个“零距离”接触。
监测展示看出门道
在自治区环保厅监测大楼侧门,覃小清看到了几台设备,工作人员告诉她,这个就是环境空气检测仪,专门用来测PM2.5的,它们全天24小时都在工作,可以用来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等污染物。
那究竟什么是PM2.5呢?监测人员告诉大家,PM2.5是指大气直径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能见度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来,这个就是PM2.5呀。我每天看到电视上说PM2.5,那张地图上有的小孩脸是哭的,有的是笑的,现在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覃小清高兴地说。
“这辆车能监测出饮用水的水质是否安全吗?”在一辆水质自动监测车前,有市民不解地问。应急监测室工程师蒋建宏解释说,当出现水污染突发事件后,这辆水质自动监测车就可以“大显身手”。
在线监控一“幕”了然
今年4月22日,自治区环保厅举办首次环保公众开放宣传日活动,受到了社会公众广泛欢迎和支持。应市民反映和要求,本次开放日增加观看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节。
在自治区环保厅3楼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前,记者看到屏幕中间有一张广西行政区域地图,地图左边有广西14个城市联网的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数据。
据了解,凡是企业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系统就会自动将相应的数据用红色显著标示出来,并提示环保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处理,“这就是我们依托污染源自动监控开发的‘超标事件调查处理管理软件’”,工作人员一边讲解一边点开系统上的工作台,“一旦发现超标排污情况,系统可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自动调度责任环境部门开展现场监督执法。”
市民周先生对这个系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他希望企业治污信息更透明,“要是普通市民也能登陆这个系统查看企业治污情况就更好了”。
体验环节大受追捧
在环保厅3楼多功能厅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展示处,大家过了把“装备瘾”,化学防护服穿戴体验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市民饶有兴致地试穿起神秘的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许多市民表示,看似新奇威武的防护服穿在身上并没有想象的轻松。
在辐射展示处,电磁辐射体验大受群众喜爱,平时经常听说手机是有辐射的,但这辐射究竟有多大,会有怎样的影响,却没有明确的概念。参观公众排着队,纷纷掏出自己的手机,迫不及待地想亲自测一测。
市民代表郑先生带10岁女儿一起参加活动,郑先生对记者说:“‘环保开放日’是个难得的机会,主要是让孩子长长见识,对环保有个感性认识。”
富阳提升环保监督员参与能力
零距离体验环保执法
中国环境报讯 浙江省富阳市环保局结合“6·5”世界环境日活动,组织48名社会义务环保监督员参与环保现场活动,让环保监督员在参与实践中提升监督能力,为运用社会力量,提升公众参与效率探索新路子。
第一站:社会义务环保监督员们来到富阳市春江清园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考察。
监督员们仔细考察了污水、污泥处理设施,了解污水、污泥处理流程,在亲眼见证了污水、污泥处理过程后,他们对环保工作有了更深地了解。
第二站:社会义务环保监督员们跟随环境执法人员来到浙江光明纸业有限公司和浙江高阳纸业有限公司参与执法检查活动,“零距离”体验环境执法工作。
富阳市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张晓峰告诉记者,今天执法主要检查出水口排放的水是否达标,企业建造的污水设施是否正常运转。
环保监督员们跟随执法人员,走车间、查管网、看水量,从工艺流程看污水处理情况。
“检查了两家企业,企业对环保工作还是挺重视的,环境执法检查也十分细致,污水处理、出水口排放都比较到位。”环保监督员宋云芳这样评价。第三站:社会义务环保监督员座谈会。请环保监督员畅谈对生态、环保的看法,以及对环保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会上,监督员们纷纷畅所欲言,对做好富阳生态市建设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让监督员开了眼界、长了知识,虽然环保工作较之前有很大改观,但在自身宣传上还不够,要和群众保持紧密的联系度,要让大家都加入进来。参加这类活动,更重要的是带动身边的一班人、影响周围的一群人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环保监督员、鹿山社区干部何文达说。 周兆木 徐琳
大连启动“我爱低碳生活”环境宣传周
举办讲座增加交流
中国环境报讯 辽宁省大连市以“我爱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环保宣传周活动日前正式启动。6月3日~7日,大连市环保局中山分局在中山区桃园街道、海军广场街道、老虎滩街道3个社区开展了低碳知识讲座、低碳知识竞赛、污水处理厂参观、环保图书赠送、环保电影放映等活动。
据介绍,本次环保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低碳生活知识讲座”邀请环境保护专家与大家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让百姓感受低碳生活为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
“低碳知识竞赛”活动,让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相互交流,参与低碳知识答卷的方式,了解和熟悉低碳环保知识,培养对低碳环保的兴趣,并亲身体验低碳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赠送环保图书活动,针对社区百姓、企业职工、在校学生等不同人群,分别采购和编印环保宣传书籍和读物,无偿赠送给家庭、企业、学校等单位,拓展读者获取环保知识的渠道。
“环保电影放映活动”,通过集中放映国内外优秀环保题材电影及纪录片,让居民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让“倡导低碳,就是爱护我们家园”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参观污水处理厂”活动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参观,了解污水处理的原理和处理过程等知识,学习如何减少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排放量等知识。
赵冬梅 杨安丽
征求意见
苏州吴中区虚心向市民征集意见
生活垃圾怎样分类?
中国环境报记者 闫艳 高杰
《姑苏晚报》上的一则消息近日引起了江苏省苏州市民的注意,这则消息是吴中区垃圾分类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姑苏晚报社联手,征集生活垃圾分类的民间达人以及环保志愿者。这是苏州市吴中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又一举措。
根据《吴中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四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今年吴中区6月底之前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必须配置到位,每个小区垃圾分类亭建设至少1个以上,并根据垃圾量的多少增加相应的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做到分类运输。那么,现在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呢?
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考评
木渎镇率先在天逸湾小区实行“四分类”,使得生活垃圾减量率达到60%以上;金庭镇给试点小区居民入户发放环保袋、知识册、宣传页、告知书、垃圾桶,实现试点小区100%的入户宣传,并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环保路上一起走”垃圾分类处置系列活动等等。
为何场面如此“红火”?那是因为吴中区出台了《2013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对各镇(区)、街道试点小区及全区所有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宾馆、饭店、医院及商场、汽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垃圾分类的考评。
这种考评结合日常考核、定期抽查、社会监督和集中考核4块内容进行考评,考核成绩纳入文明单位、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考核内容。对于考核评比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对开展工作成效显著的各镇(区)、街道实行以奖代补。
生活垃圾分类“3+1”
吴中区在推进生活垃圾“大分流”的同时,日常生活垃圾的“细分类”工作主推“3+1”模式。到今年年底,吴中区城镇50%的居民小区将实现日常生活垃圾“细分类”,实施垃圾分类运输。
据吴中区城管局副局长陈刚介绍,所谓“大分流”是指将生活垃圾分为日常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六大类。而对于日常生活垃圾的“细分类”工作主推“3+1”模式。即三个落实,一个加强。要落实责任,加强领导,形成共管局面,并积极发挥“属地管理”的职能;落实设施,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落实终端,要将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和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推进。
2012年,吴中区苏苑街道嘉宝二期等4个小区成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首批试点小区。2013年,每个社区将建立一支垃圾分类指导志愿者队伍,并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为小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督查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面对面交流分类小窍门
4月12日,吴中区区级机关的青年志愿者走进香山街道的楼宇、小卖部、社区、幼儿园,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面对面地交流做好“垃圾分类”的小窍门。
香山花园是度假区多个村庄拆迁后的安置小区,也是吴中区垃圾分类处理的首批示范点。志愿者们当天在小区门口挂起了横幅,摆好宣传台,向过往居民派发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和环保购物袋。
自今年3月以来,吴中区级机关的青年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学校和公共场所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年将组织机关志愿者一千人次开展活动上百次。
吴中区围绕“生态吴中·美好家园”主题,重点突出中小学校、实践基地、社区家庭三方面重点,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风尚。
平度举行黄标车限行听证会
黄标车如何限行?
◆陶云峰 张雪松
山东省平度市近日举行了黄标车限行听证会,拟在天津路以南、西外环以东、东外环以西、三城路以北(均包含边界道路)区域,对高污染黄标车实施分时段限行进行听证。
来自各行各业的20名代表以及5名旁听代表参加了听证会,代表们一致拥护这一政策。据悉,平度市环保局将根据此次听证会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高污染黄标车限行的有关内容,报经青岛市政府批准发布后组织实施。
黄标车限行,改善空气质量
5月30日上午9时,黄标车限行听证会准时开始,听证会上,平度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汽油车达到国Ⅰ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达到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核发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通常称为绿标车。黄标车是指使用年限长、燃油消耗高、排放稳定性差、污染物排放量多的汽车。
截至2012年底,平度市高污染黄标车约为5169辆,黄标车约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6.19%,但排放的污染物却为全市汽车污染物排放量的30%以上。因此,控制这些高污染黄标车是平度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平度高污染黄标车拟限行的依据是什么?据这位负责人介绍,《青岛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定,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不同类别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程度,对相关机动车采取限制通行区域、通行时间的管理措施。
违规驶入限行区域,罚二百
限行区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听证会上,记者了解到,高污染黄标车限行区拟划定在天津路以南、西外环以东、东外环以西、三城路以北区域(均包含边界道路),面积约34平方公里,自2013年8月1日起,在限行区域,禁止高污染黄标车通行。
此外,限行区域内,市民的出行不会受到影响。“近年来,平度市加大了对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车辆更新的力度,目前,全市的出租车全部为绿标车,城区公交车中,车辆全部达到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均属绿标车。因此,限行不会给住在限行区域内的市民出行带来影响的。”平度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代表拥护,希望早落实
听证会上,对于限行,平度市人大代表于小风表示坚决拥护。
“作为一名代表,在接到环保局通知以后,就对黄标车进行了详细了解,发现很多城市已经对高污染黄标车限行了,我非常赞成这一举措,希望有关部门早落实,严管理。”于小风说。
平度市政协委员官同宙则表示,“从目前的空气质量来看,环保部门对高污染黄标车限行的提议很及时,很到位,希望平度市搞好现有工作,提高车主的环境意识,使其主动维护车辆,同时建议政府增加对淘汰高污染黄标车的补贴力度,从根本上减少高污染黄标车的使用。”
“近几年我接触到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越来越多,所以非常赞成限行高污染黄标车。”来自平度市人民医院的医生田文清表示。
黄石环保局开通官方微博
回应环保热点
中国环境报讯 “你对环境的忧虑,是对我的鞭策;你可以批评我的不足,我会证明努力做得更好……我是黄石环保,我为自己代言。”近日,湖北省黄石市环保局以时尚的网络代言体正式开通官方微博“生态黄石”。
为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应对网络舆情,黄石市环保局决定运用官方微博这一新媒体实时发布环保工作动态、及时回应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同时着重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在线互动,充分展示环保部门的工作风采,不断提升公众对全市环保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记者看到,黄石本地一拥有7700多粉丝的某网站官方微博@生态黄石:“团城山一上午都是这种雾霾天气,这是怎么了?”黄石市环保局根据当日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空气污染指数为35,符合一级优天气),回应到“今天是下雨天气,空气中湿度大形成的水蒸气,不是雾霾天气,下雨过后对空气是一种自然净化,空气质量将有好转。
目前,“生态黄石”微博开设的栏目有空气质量日报、天气提醒、工作动态、媒体报道、环保应知常识等,并及时公布环保重要事件,方便与网民互动,回应环保热点。
喻妙 刘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