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丧钟为谁而鸣?
2013-05-31 09:48: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401次 评论:0
原二军


  一夜之间,家畜大规模死亡,甚至连老鼠这样生命力极强的动物也死掉了,对于河南省偃师市东屯村村民们来说,在了解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后,估计有不少人会出一身冷汗:金氟化工厂泄漏的有毒气体比重都比空气大,如果泄漏的有毒化学物质密度比空气轻,那事后受害的就是村民了。


  从这个角度看,尽管有不少村民感到身体有诸多不舒服症状,但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伤亡事故,算得上不幸中的大幸了。


  发生在东屯村的这起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但从长远来看,这起事故带来的警示作用能延续多久、有多少地方政府会真正重视起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仍需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国当前正处于重化工迅速发展的时期,对于那些渴望能迅猛拉动GDP增长的地方政府来说,沿海发达地区淘汰下来的、采用落后工艺的化工企业在这里找到了容身之地。而类似洛阳市金氟化工厂这样的设备落后、管理落后的小化工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更是普遍存在。化工企业数量如此之多、生产工艺水平如此参差不一,自然加大了事故发生的隐患。


  化工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管理不善,某种程度上相等于放大了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


  以这次事故的肇事企业洛阳金氟化工厂为例,从最初项目建设到开始生产,环评报告、项目环保验收、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等环保手续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手续都很完备,但这些手续文件在办理后都成为了摆设。当事故还处于可控阶段时,企业主要负责人不但没立即重视起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相反还继续睡大觉。这种情况下事故如不发生何其难也。而当下我国有相当多的小化工企业管理水平就处于类似的状态。不发生事故是侥幸,一旦发生往往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如果那些热衷于打造化工基地的地方政府和化工企业负责人不能从一起起重大事故中真正得到警醒、吸取教训,发生在偃师东屯村的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

Tags:丧钟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