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闫雪静)昨天上午,在颐和园昆明湖畔,14位市民受聘成为首批河湖水环境义务监督员,他们将对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随时监督举报。
此次受聘的水环境义务监督员大多来自河道两岸的社区居民,有公司职员、居委会社工、志愿者……他们将对居住地附近的河道每日巡查,随时向最近的管理单位提出意见、建议,巡查范围包括了城市中心区124公里河道。
市民监督员李高峰住在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十里堡社区,紧邻二道沟。10年前,他就注意到经常有人往河里倾倒垃圾,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到河边转悠,捡拾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在他的影响下,1200余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一共捡拾河岸边的垃圾数百吨。“起初就我一个人,常常遇到谩骂、不理解,”李高峰说,“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共同努力下,家门口的这条河一直保持干净整洁。”
聘书上印有各条河道管理单位负责人的电话,市民监督员一旦发现水面漂浮垃圾、河岸渣土倾倒、排放污水等行为,可以随时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市民监督员还可以监督保洁人员、河湖管护部门的工作。
拿着聘书,李高峰说,以前都是自发的志愿行为,现在有了这个“岗位”,工作起来心里更有“底气”了,要把街坊们发动起来,从家门口的这条河管起,共同营造水清岸绿的北京城。
除巡查举报外,市民监督员还要定期参加河湖管理部门组织的座谈会和培训,一方面传递市民呼声,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水环境治理中的一些专业知识传递给市民,形成河道养护单位常态保洁、管理单位主动监管、市民参与共建的水环境管理格局。
活动现场,又有多位市民主动报名,退休职工王英说,这些年,见到不文明行为也多次制止,但对有关法规不太了解,如果自己多掌握一些有关北京水环境的知识,给其他人讲起来也更有说服力。市河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首批水环境义务监督员上岗后,将根据他们的工作情况继续聘请市民监督员,动员社会力量,共同管好京城水环境。
昨天,在颐和园昆明湖,市河湖管理处聘请的14名河湖水环境义务监督员投放鱼类,以此保护河湖水环境。
本报记者 方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