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尾气检测怎样带来减污效应?浙江加强机动车检测监管
2013-02-27 09:14:17 来源: 作者: 【 】 浏览:243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周颖 记者 晏利扬


  如何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加严新车排放标准、升级油品质量、淘汰“黄标车”之外,在用车尾气检测也是重要措施之一。机动车尾气检测制度正在各城市推行,能否真正带来减污效应?现有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运营管理是否规范可靠?浙江省是国内较早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的地区之一,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尾气检测是怎么做的?


  环保统一布局,第三方建设运营


  在杭州市公安局第四车辆检测站,记者看到,几个机动车尾气检测口都排着长长的车队,不时有工作人员将轿车驶入检测道,通过模拟车辆怠速、加速、减速、匀速4个工况进行尾气检测。不远处的电子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出车辆的检测结果。尾气检测合格之后,机动车才能进行安全检测。


  像这样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如今在浙江省已有77家,分布在全省11个设区市,其中以2009年率先启动建设的杭州数量最多,共8家。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环保产品检验部部长鞠伟伟介绍,这些检测机构都是由浙江省环保厅统一规划、评审后发放资格认证,并以委托形式开展检测运营的社会第三方机构。


  “合理制定规划对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站的有序发展十分重要”,浙江环境监测中心环保产品检验部工程师吴砚说,“像这样的检测机构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综合城区面积、车辆保有量增长情况、市民检测需求等多种要素来设定数量。”


  2009年,浙江省环保厅起草《浙江省机动车环检机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每年由各地市依据自身情况申报环检站建设需求,再由省里统一筹划。


  怎样提升环检机构能力?


  建立监管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作为非专业的第三方,环检机构建成后能否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效运行?对此,环保部门重任在肩。


  鞠伟伟认为,政府开展尾气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切掌握排放数据,从而有效实现污染减排,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三方在面对一项新兴制度时缺乏经验是难免的,甚至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员工不够称职、操作有所不当、仪器缺乏精准、技术未必适用等。因此,环保部门需要不断加强对机动车环检站的日常管理。


  2011年,浙江省环保厅在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保产品检验部增设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职能,专门对机动车环检机构履行岗位培训、质控对比、技术交流和现场检查的职责。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义乌也都相应设立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机构。


  在国家相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浙江省制定实施了《浙江省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讨论稿)等一系列监管方案,提出了较为严格的监管规定和标准。比如,要求环检站对汽油车统一采用简易工况法检测;在日常督察或评审中不合格且整改不到位的检测站,马上取消委托资格等。浙江省环保厅还牵头组织对全省机动车尾气检测站进行检查,存在问题的检测站被责令限期整改。


  如何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充分运用科技,加大惩处力度


  第三方运营会不会暗藏猫腻,存在收钱就过关等黑幕?不久前,一家省级电视媒体对杭州机动车尾气检测站进行了暗访。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处负责人祝斌告诉记者,操作人员面对上前行贿、企图检测蒙混过关的“车主”时,断然予以拒绝。祝斌也记不清,这是省市媒体的第几次暗访了。


  为杜绝第三方检测机构只管收钱、不管检测数据质量,或工作人员私收“红包”作弊的现象,杭州采取了多项举措。祝斌介绍说,像电子秤需要经常“调零”一样,检测站的检测设备也必须每周用标准空气“调零”。但由于这项工作每月所需成本要2000多元,刚开始,个别第三方检测机构会偷偷“省”下这笔钱。类似这样的猫腻,都没能逃脱祝斌他们的眼睛。

为督促运营商规范操作,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处采取了日常巡查、视频监控、考核惩处等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每个检测机构每月至少接受一次不定期检查考评,考评分为建设规范、检测规范、管理规范等七大项。年度考核总分排名前两位的检测机构会被授予“红旗站”称号,连续两年获此殊荣者享有优先扩建排气检测能力的权利;考核得分在限值以下的检测机构,两年内不得扩建排气检测能力。如发现违规违法操作,相关部门会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第一次罚款4万元,第二次直接吊销检测机构的运营资格;若个人参与违法操作,则立即开除,并将其列入黑名单,永不录用。此外,杭州市机排处还邀请市质监局联合检查检测设备。3年来,有6个检测站先后受到处罚。

 


  为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浙江省环保厅还制定了《浙江省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机构技术规范》,其中特别要求每辆车的检测数据必须全部联网传输到环保部门。


  在杭州市机排处,记者看到了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在线监控系统。通过连线环保部门的监控平台,可以从任意角度查看每个检测机构现场任何一条检测线的工作实况。


  祝斌说,每辆车进入既定检测线后,全程历时195秒,每一秒检测数据都由电脑自动上传至环保在线监控平台。平台中事先设定数据限值曲线,实时对接收数据进行判定,如有一个数据明显违反常规,系统将立即自动报警,然后马上倒查全过程视频分析原因。目前,这套在线监控系统已查获5次违规行为。


  为何用简易工况法?


  真实反映车辆尾气排放情况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将“双怠速”法改为简易工况法,实现了从浓度检测到准确地测出汽车实际排放量的转变。“双怠速”法属于无负荷检测,分别在发动机运行的低怠速和高怠速两个怠速段进行排放检测。但由于怠速条件下无负荷,氮氧化物的排放很低,因此双怠速法无法监控机动车的氮氧化物排放。


  简易工况法是将车辆开上测功机,在起步、匀速、怠速3种模式下模拟汽车上路行驶的状况并检测尾气,这样能更真实地反映车辆尾气排放情况,更真实地体现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对城区环境污染的程度。同时,简易工况法在污染物检测项目上更加全面,不仅检测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还将氮氧化物作为主要检测项目。


  记者从杭州市机排处电子管理平台上看到,杭州市每年各类车型数量及其污染物排放总量都一目了然。祝斌随机用电脑对2012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和减排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新增量中,新车注册增量为2894吨,外界转入车辆增量为119吨,共计3014吨;减量中,转出车辆减排506吨,注销车辆减排2672吨,自然报废减排1000吨,政府淘汰“黄标车”扶持拉动减排1600吨,共计7578吨。这个结果显然对部署下一年的减排工作有所帮助。


  日益严格的检测制度也大大增强了车主的环境意识。为使车辆顺利通过年检,车主更加注重汽车保养,再加上持续淘汰“黄标车”,近年来,杭州市“病车”检出率从最初的16%下降到了5%左右。


  但作为先行者,杭州仍未驻足。杭州每年检测的50余万辆机动车中,约有5%未能通过,但这些车辆的维修、去向、处置等情况并不清楚。


  祝斌说,由于目前环保部门与汽车维修部门并未实现联网,环保检测信息和维修信息只能通过纸质报告进行互通,报告中呈现的结论也十分简单,既给维修带来不便,也不利于环保部门掌握车辆通过维修治理尾气污染的情况。如果能够整合部门交换平台,掌握更多过程数据和信息,如修理厂技师对超标原因进行分析等,将更有助于减排工作的推进。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