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春节若遇雾霾天,您还放花吗?
2013-01-28 13:42:53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 】 浏览:317次 评论:0
市民:多数不打算放 专家:建议发布燃放指数
 

  本报记者 骆倩雯 

  周六起,全市1330个烟花零售网点将陆续配送到货,准备开售烟花。而昨天,全市空气质量露“紫脸儿”,未来三天还将有雾霾天。面对接连不断的污染天,今年春节,您还放烟花吗?

  去年数据

  除夕放烟花致PM2.5升40倍

  2012年1月21日起,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开始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而公布的第二天恰逢除夕。全市烟花爆竹燃放达到高峰时,伴随而来的是PM2.5浓度的暴涨。

  记者查询发现,去年除夕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里,北京的空气质量有5天超标,其中初一、初五、十五3天的主因是烟花爆竹的燃放。

  根据报道,除夕早晨,本市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好,PM2.5在8时左右出现了每立方米10微克的低值。但从下午开始,随着烟花爆竹燃放增多,空气质量开始走下坡路。以车公庄监测子站为例,该站的PM2.5浓度在18时至24时逐渐上升,18时的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40微克,19时瞬间翻了十倍,达到每立方米434微克,22时PM2.5值超过1000,达到每立方米1031微克,最高峰出现在24时,PM2.5浓度升至每立方米1593微克。在这6小时里,PM2.5的浓度暴涨了40倍,直到第二天清晨7时,才恢复到每立方米20微克。

  正月初五,虽然烟花燃放的密集程度和数量远远不及除夕夜,但晚上21时之后,车公庄监测点PM2.5的浓度也开始呈上升趋势,22时达到每立方米175微克的峰值。元宵节是最后一轮的燃放高峰,但由于有强劲的五级北风,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污染物很快得到稀释,PM2.5浓度没有出现飙升的状况。

  根据去年春节期间的气象记录,除夕当天有小幅降温,夜间的最低温达到-12.2℃,初一到初六期间,以晴到多云为主,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和严重雾霾天气。正月十五当天,还有强劲的五级北风,在客观条件上,都对污染物的扩散有利。

  而今年1月以来,雾霾天连连,PM2.5浓度动辄每立方米二三百微克。如果春节期间遇上类似的雾霾天气,那PM2.5值又将飙升到多少呢?

  随机调查

  20人中11人今年春节不放烟花

  市民对燃放烟花污染空气的担忧开始反映到立法上。昨天,在市政府法制办《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条例》)所征集的意见中,不少市民提出一条共同的建议:限制或禁止春节燃放烟花爆竹。

  市民张庆建议从时间上限制烟花燃放,燃放烟花爆竹应该只限除夕、初五和十五三天,因为春节期间燃放后,空气都非常污浊,污染物要很长时间才能消散;市民于波建议限制燃放区域,春节期间禁止在五环内燃放烟花爆竹;市民史清立则建议在《条例》里增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因为燃放烟花爆竹除了污染外,还容易引发爆炸和火灾。

  昨天,记者随机调查了20位市民,其中有11位市民表示,为了给北京的空气质量增加点“正能量”,今年不再燃放烟花爆竹了;但也有9位市民表示今年依旧会放炮,因为一年才放一次,不放就缺少过节的气氛了。

  观点一 不放,不给空气污染雪上加霜

  市民高女士说,每年的除夕、初五、十五三天都是北京烟花爆竹的燃放高峰,那时走在街上她都觉得呛嗓子。今年高女士一家决定不给空气污染雪上加霜了。“我准备除夕夜买几个气球,在家里踩踩,让孩子听听响声,热闹热闹就行了。”高女士说。

  市民刘先生说,以前他觉得就污染那几天,大风一刮,影响也就不会太大。但今年1月连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春节期间天气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他决定今年不放烟花了。“应该在全市加强环保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大家都不放烟花,空气质量就会好一些。”

   观点二 继续放,污染不是一两天形成的

  “烟花会加剧空气污染,但并不是主要因素。”市民冯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她还是打算在郊区放一些烟花。她认为,要治理空气污染,光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远远不够的,日常的汽车尾气和冬季燃煤更应该严格治理。“治理空气污染关键在平时,如果少开一天车,更多地减少碳排放,这样效果或许会更明显。”

  另外,冯女士也认为,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家都忽视了环境问题,北京不能“独善其身”。

  市民商先生也准备在今年春节继续放烟花,他告诉记者,空气污染的形成是长期的,不在一年的这几天,“香港的迪士尼,每天晚上都会有半小时的烟花表演,但天空依旧碧蓝如洗。”

  专家观点

  看天气发布“燃放指数”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春节还应该“限放”,比如燃放的时长、燃放的规模等。马军告诉记者,北京对燃放烟花爆竹禁止过,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毕竟老的传统还是要维持,全面禁放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他认为,应该以疏导为主,告知市民过度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让市民形成共识。“就像在公共场所禁烟一样,需要有一个过渡期。”马军说。此外,他认为烟花产品本身也需要改进,应该多研发一些低污染的烟花爆竹。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则告诉记者,在春节期间,北京市人口和车辆都大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相对平时会少很多,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多数集中在晚上,虽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排放的这些污染物粒子密度大,含碳量比较低,容易沉降,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短,很快就扩散、消失了。而在夜里,市民一般也不在室外呆着,等到第二天清晨,空气质量就好转了。“这和一般的汽车尾气不一样,影响不太大。”王跃思说。

  不过,王跃思也提出,天气条件的好坏对污染物的排放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他建议可以根据天气条件启动相应的提醒和应急措施,“就像洗车指数那样,可以提前预报,告知市民第二天燃放烟花爆竹的指数是多少,如果天气好,对污染影响不大,就允许市民燃放,如果遭遇极端天气,再建议或者强制禁放。千万不能搞一刀切。”

Tags:春节 花吗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