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慢食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发展?
2012-12-27 10:33:56 来源: 作者: 【 】 浏览:697次 评论:0
从卡洛·佩特里尼倡导“慢食运动”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这种“慢生活”方式现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广泛参与和认可。不但在欧洲,在亚洲、北美等地,慢食运动也越来越受到推崇,并被发扬光大。


  土耳其参与“慢食”运动的餐饮业者,都会在他们的店门口贴出“乌龟吃饭”的标志,其意在于吃得愈慢,活得愈久;在印度有专门提供“慢食”的餐馆,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回归健康的饮食文化;在澳大利亚举行了首届“慢食节”,两周的时间你可以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美食世界之中,彻底放松身心,让参与者好好地享受“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农民们即使已拥有现代化的农场,但他们仍坚持用传统的饲养方式来饲养感恩节火鸡;在加拿大,厨师杰夫·克朗普创办了“安大略慢食协会”,还开办了一个独特的“双轨”烹饪学校,教孩子们如何烹饪“慢食”。


  当我们辛劳了一整天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迅速喂饱饥肠辘辘的胃,不过我们还是能够挤出一些时间与精力,稍微用心烹饪一下。毕竟煮一顿饭不用花很多工夫。你会发现,其实我们集中精神坐在餐桌前慢慢享用美食,远比把盘子端在大腿上狼吞虎咽地边吃边看电视节目,要轻松愉悦得多。


  围炉碎语

是时候“慢下来了”

张黎

 


  现代人善于追赶,随处标榜的是以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可人们恰恰忽略了,在追逐时间的脚步中,生活原本美好的滋味正渐渐被淡化遗忘。


  最直接的表现是,人们情愿花更多的时间去拜访一位客户,也舍不得花一个小时精心烹制可口的饭菜。


  忙碌中,享受美食成了现代人一种奢侈,而越来越多的快餐、速食却迎合了我们快节奏的生活,主宰着我们的肠胃。人们正在渐渐失去自主的味觉和对传统美味的判别能力。很多传统的美食和制作方法也已被商业社会所同化,而变得面目全非,日渐失传。


  人们的生活、饮食都以快速著称,美式快餐业在这样的环境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快餐文化在我们的生活里无所不在,并得到大多数人的推祟,为了节省时间,人们趋之若骛于各种快餐店、超市,以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迅速填饱肚子,把吃饭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根本不去考虑口味的好坏,更谈不上饮食的享受。


  有人形容说,飞速发展的社会,把每个劳动力甚至儿童,全都变成了速食的奴隶。忙碌的生活,让人们无暇顾及饮食的营养健康,也因此饱尝苦果。因为长期吃单调的速食,导致了人体所需营养失衡;而经常食用高糖、高脂肪的加工食物,也使肥胖人口的比例日益增长。


  正当一些人开足马力加速生活的同时,一场反对急速生活与快餐,呼吁回归传统饮食,重视在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里进食,用缓和的步调来培植、烹煮与享用食物的“慢食运动”已蔚然成风,一场餐桌上的革命已经掀起。


  “慢食”使人从容地选择营养搭配,亲自选材和烹制,既可保证饮食安全健康,又能和家人朋友一起慢慢吃饭、慢慢聊天,享受慢生活的氛围和乐趣。


  不难想象,时至今日,“快”节奏生活正以生产力的名义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命和生存环境。“慢”节奏生活则以其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于是,慢食主义已不仅仅只是细嚼慢咽和慢慢吃饭,其蕴意是倡导和提醒人们早日回归到传统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去,尽力掌控让自己舒服的生活节奏。


  花一点时间品味食物有益于身心健康。坚持慢餐可降低血糖、血压和胆固醇,同时也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在以长寿著称的地中海地区,人们一顿晚餐能吃上三四个小时,这也被认为是当地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慢食协会的标志是一只蜗牛,它寓意人们像蜗牛一样从容优雅地吃饭、从容优雅地生活。


  是时候“慢下来了”。


  慢食代表

推崇者的悠闲生活


  人物一:艺术家黄燎原   


     艺术家黄燎原曾出版过一本有着个人生活痕迹的小说,名为《烂生活》。不过在现实中,他的生活看上去很美好。只要没有特别的安排,他都会约上几个人,喝个下午酒,因为他不喜欢咖啡和茶。很悠闲地在阳光底下喝酒,谈谈生活。没有什么能打破他的这种节奏,其实按照他列出的工作日程,他大可用忙碌将自己武装到牙齿。


  慢生活之于他,不是主义,不是响应号召,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境界,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几年前,他和朋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按原样复原了一座徽氏老宅子,楼下是餐厅,楼上是画廊。这家名为“有瞡阁”的餐厅是第一家加入国际慢餐协会的中国餐厅。


  黄燎原喜欢吃老北京卤煮,尤其是天桥底下推着的小车,挤在边上的食客冻得哆哆嗦嗦,这时候来一碗热乎乎的卤煮,喝二两白酒,再扒几颗蒜,和朋友谈天说地。“我觉得这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小时候看到的钉鞋匠,吃完饭,打一两白酒,用一个钉鞋的钉子剔牙缝就着酒喝,你想想这样的场景,很市井却也是乐观的生活智慧啊。这样的生活场景现在已经消失了,但是我很怀念。”


  黄燎原的慢食态度,是按自己的节奏,吃自己想吃的,而自己想吃的,就是身体需要的。你想吃什么?怎么吃?其实慢食变成生活里的主义,也没那么复杂。


  人物二:“新”农民贾瑞明


  在10月末,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来临。北方的土地,农作物遵循自然规律,停止生长,萝卜和白菜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好吃的时令。


  家住上海崇明岛的农民贾瑞明,这一天像往常一样6点起床,到地里溜达一圈,计划当日农活,然后回家准备早饭。据了解,4年前,他放弃了城市白领生活,作为丰地农场的主人,承包了140多亩土地,实践自然农法,不施化肥农药,最大程度地遵循和依靠自然力耕种粮食。此时,花生、红豆已开始收获,南方秋冬季蔬菜待播,110亩的水稻也将在不久后收割。贾瑞明每天的时间一半用于农活,一半自由安排。他称自己过的是典型的慢生活,并鼓励更多人体验慢生活带来的好处。


  生活贴士

慢食有益身心健康


  在快节奏中,“快食”已成为众多人的习惯。有些人将早餐省略了,有些人买个煎饼边走边吃,方便面、西式快餐成为了最受欢迎也最具“时速”的午餐。殊不知,长时间如此“快食”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影响身体健康。胃是人的第二大脑,特别需要舒缓和放松。吃饭太快容易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胃疼、胃胀等不适反应。


  英国生物学家说,花一点时间品味食物有益于身心健康。慢食可以实现充分咀嚼,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慢食对餐后血糖有益,坚持慢餐可降低血糖、血压和胆固醇,也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研究证实,唾液腺在分泌唾液时,还会分泌一种腮腺激素,它能被机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具有抵抗机体组织老化的作用。


  慢食应该怎样吃?在营养师看来,慢食不只是慢慢吃而已,更注重的是营养均衡;在心理咨询师看来,慢食不只是放慢生活节奏,更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从医学角度看来,慢食有助于食物营养得到充分吸收,并且减少暴饮暴食的可能。


怎么吃,意味着做怎样的人


  慢食,并非是慢慢吃那么简单,说到底,它反对快餐,抵抗的是快餐导致的饮食单一化,以及剥夺了人与人之间透过食物产生的情感交流。


  慢食运动提倡的是一种“生态美食”的理念,它强调的要点:一是吃当地出产的食物;二是用优质的原材料作为食材;三是按当地风俗习惯生产加工。有一项对长寿人群的研究显示,吃当地食物、吃常吃的食物更易长寿,就像我们跟熟人更好沟通一样,肠胃对熟悉的食物也更容易接受。


  因此,慢食运动发起人卡罗·佩特里尼说:食物连接的网络,关系到男人与女人、知识、方法、环境以及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和其他生物的关系。而所有这些关系的根源,都在食物上。你和家人、朋友,你和故乡,你和自然关系的正中央,就是吃这件事情。卡罗·佩特里尼认为食物是定义人类个性的基本要素,因为人所吃的东西一直都是文化的产物。


  为了进食,人需要采种、耕作、驯养、探求、改进,并不断重新认识自然。如果仔细研究一下食物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对人类看清自己将来的模样很有帮助。


  而今,食物的制作、运送过程和吃的方式,都变得太快餐化。这些引发了各种现代病增加、环境破坏、能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巨大危机。


  现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严峻,提出慢食、发展慢食十分紧迫。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