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聚焦十八大关键词:共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2012-11-30 09:33:4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415次 评论:0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也标志着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大媒体纷纷把焦点对准了首次单独成篇的生态文明建设。

 

    ◆张黎
   
  关键词之一 【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部署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


  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教授在11月1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新华社文章《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称,要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刚性的评价机制和硬约束。"绿色GDP我们提了很多年,实施起来很难,没有可定量评价的标准,今后必须把相关评估指标确定下来,在对官员的考核上体现出来。"


  2012年第19期《求是》刊登了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的署名文章《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他在文章中也强调,要不断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经济配套政策。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要加强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11月13日的《人民日报》在《代表热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要靠制度呵护》的文章中分析指出,近年来,各地纷纷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生态文明制度基础。但是,对照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制度建设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模式是分割的,如工业污染归环保部门管、农业污染归农业部门管、污水处理归建设部门管……权、责、利不统一,治理的行政成本较高,因此必须健全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模式。"江西萍乡市委书记刘和平代表说。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李贻煌代表认为,当前应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产权机制、交易机制、价格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在区域之间利用市场机制来一次资源再分配,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关键词之二 【国土空间】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4项工作要求,其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排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之前。


  《国土开发,要做"空间设计"》,《人民日报》在11月14日以此为标题的文章中指出,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出台,将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湖北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代表说,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背景下出台的,目的是要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而应对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诸多挑战。


  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配套的,还有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等相关保障政策,以及有利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等。这些都成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11月12日的《经济参考报》也引用专家观点指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地貌不同,许多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和活动,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甚至无法修复。"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表示,不能为了生产和生活需求而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国土空间破坏了,要让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有不同的开发取向。


  谈到国土空间开发的现状,肖金成指出,我国经济开发有3种倾向值得警惕:一是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


  肖金成建议,为保证足够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且不挤占过多的生态空间,一是需要在单位面积里承载更多的产业和人口;二是城市要有良


  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大城市病",不宜盲目照搬特大型城市模式,要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功能互补的城市群;三是生态空间里不适宜居住的大量人口应逐步移出,避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之三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党的十八大第4场记者招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回答人民网记者的提问时说,实践证明,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环境上出了问题,就要从经济政策方面找原因。所以,今后,我们将更多地运用市场的机制和规律,来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


  11月12日的《经济参考报》采访了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他说,我们现在是"三期并存",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这一形势下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支撑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及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


  据了解,从"十二五"规划来看,绿色发展指标的比重上升,间接指标和直接指标达到17个,占主要指标的60.7%,其中资源环境指标由"十一五"规划的7个增加到8个。


  《经济参考报》题为《新亮点:以生态文明支撑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文章介绍了新近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这一报告已连续发布13年。这个课题组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担任首席科学家。在今年的报告中,课题组将"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分为五大系统,其中就包括"生态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等,诸多指标都与生态文明有关。王毅呼吁在制度保障层面,应尽快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经济和行政手段的宏观调控中,激励生态文明行为,惩罚生态不文明行为,包括采用生态税、污染物排放税等财税手段,碳定价和交易等价格手段,尾号限行等控制机动车保有总量等行政手段。


  关键词之四 【生态修复】


  党的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引起广泛关注。


  11月14日,《中国绿色时报》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绿色愿景的文章引用专家的话指出,"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高。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过去我们定义产品,都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树砍了,是一种劳动,树变成了产品。但把树砍了以后,它提供清新空气的重要功能损失了,清新空气这种生态产品就没有了。""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党的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绿色发展是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当然,这些生态资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满足现代人生存需求、留给子孙后代的生态产品。11月23日,《东方早报》则在一篇题为《美丽中国催生千亿级土壤修复市场行业规范有待厘清》的文章中冷静地分析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表述引发有心者关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蒋建国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市场关于土壤修复市场规模达千亿元的预测并不为过。


  此前的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部署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被列为五大主要任务之一。会上,有关部门历时6年开展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论浮出水面:"全国土壤环境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蒋建国说,"土壤修复市场到底有多大,与城市化的阶段有关,中国城市化还在向前发展,制造业也还在发展,不可能在短期内转移,土壤修复市场将来或许会更大。"11月初,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说,当下最重要的是把土壤保护和治理结合起来,不能只盯着修复市场。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