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尹建军 见习记者 李拉
今年7月以来,海南省内媒体多次报道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大广坝库区内10多艘采矿船疯狂淘金,引起海南省领导高度重视。省长蒋定之批示:“对一切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违法开垦、开发、开采行为,必须坚决打击取缔。”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东方市政府近日联合行动,派出省厅执法监察局、省国土环境资源监察总队及东方市国土资源环境局、市公安局等部门人员,查处这一区域的所有非法采矿行为。
记者一行深入东方市大广坝库区进行采访。走进库区,记者看到10多位工人正在库区开展拆船作业,现场氧割机火花飞溅、大吊车阵阵轰鸣,一片繁忙。东方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副局长蒙勇告诉记者,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船只拆解。目前,16艘非法船只已全部拆解,并给予业主相应处罚。
调查
16艘船只非法淘金,破坏生态环境
媒体报道所反映的非法淘金地区是俄贤岭下大广坝库区。它位于东方市东河镇东部、距水库大坝码头约10公里的保丁老村旧址一带。这一地区属东方市与昌江县交界的大广坝库区淹没区,南尧河与昌化江交汇处,四周为陡峭的高山包围,没有陆路交通,非常隐蔽,不易发现。
据了解,大广坝库区水体属东方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主要水源保护区域,依法不得设立探矿权和采矿权。
记者在现场看到,东方市有关部门设立了警示牌,明确严禁开垦、开矿等一切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
受利益驱使,加之库区面积大、采砂淘金点较为偏僻、不易被发现等因素,一些不法分子趁大广坝库区枯水期(5月~7月)之机,擅自进入库区内进行非法采砂淘金活动。
早在今年3月28日,东方市东河镇国土环境资源管理所就在大广坝库区内保丁老村旧址附近开展了动态巡查,发现在俄贤岭下南尧河口附近有一批船只非法挖采金矿,并及时上报东方市国土环境资源局。
之后,东方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监察大队组织6名执法队员,租用库区周边的村民小船前往非法采矿现场进行执法。现场发现钢制非法采矿船14艘,但采矿船主已经提前逃离,仅剩看船人员。
执法人员对非法采矿行为进行现场取证,按规定向非法采矿船下发了《责令停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立即停止非法采矿行为,撤离所有违法设备,听候处理。同时还当场没收了部分非法采矿工具。
“因为当时库区水位较高,暂时无法开工作业,这一区域的非法采矿行为暂停了一段时间。”东方市国土环境资源监察大队副大队长符飞说。
不久后,非法采砂业主竟和执法人员玩起了“躲猫猫”。巡查人员复查时,再次发现非法采矿船只。东方市国土环境监察大队立即组织执法人员赶赴现场执法。但到达时,非法采矿船只已经逃离躲藏,不见踪迹。
进入7月初,违法采矿人员利用库区水位明显下降的时机再次集结,淘金船只数量多达16艘,链斗式淘金船每船长度二十米至四十米,吨位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
一时间,成群的船只昼夜开动,伸出几乎与船体等长的链斗,将水底砂石、淤泥一起搅动。随地筛选及抛弃的石块堆积如山,水体一片浑浊。宝贵的国家矿产资源被破坏,优美的自然环境遭受劫难。
行动
多部门深入一线执法,GPS定位非法采矿水域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吴开成表示,这一库区非法采矿船只设备多、人员杂,特别是采矿作业地处水体水面,矿主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给作业工人的生产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大量非法采矿船集中分布在南尧河河口附近采砂淘金,采选过的尾矿石堆积较多,影响南尧河水顺畅流动,特别是汛期来临,将会影响安全渡汛,乃至影响库区安全,另外由于违法采矿船为无动力船只,在汛期容易失控漂移,将给库区大坝坝体带来撞击的隐患。同时,非法采矿没有保护措施,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质浑浊恶化情况突出,必须给予严厉打击。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厅长陈健春责成有关执法部门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指导执法行动。东方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由市长吉明江担任组长的执法整顿专项工作组,提出“坚决打击、全面清除、不留后患”要求,明确由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公安局、大广坝库区管理处等部门联合打击非法采矿行动。
当晚,东方市组织30余人赶赴大广坝库区现场执法,锁定了所有采矿船只,当场查扣一条交通补给小船,矿主及民工已逃离躲藏。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工作组,市国土资源、公安、大广坝库区管理处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共计80余人,分乘3艘船只赶赴淘金水域现场执法。
专项工作组在现场没有发现非法采矿人员,水面上只剩下停工的采矿船。经过5个小时的联合执法,专项工作组人员现场对所有非法采矿船的发电、动力系统进行拆除,并没收一批违法采金工具和油料等物资。
第二天,省、市执法人员再次深入现场,调查非法采矿船体规格、吨位以及相关设备配置等情况,并初步拟定打击清除处置方案。
当天,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对已拆除动力设备的采矿船只作出暂时扣押决定,在违法采金船上张贴扣押条和通告并进行编号,责令违法业主在通告发布之日起3日内到市国土局接受处理。
第三天,东方市执法人员重返大广坝库区,运用GPS等设备将非法采矿船所属水域位置进行测量定位,绘制非法采矿船只分布图,对非法采砂淘金水域以及非法淘金船进出路线进行调查。
打击
16艘船只全部拆解,杜绝违法行为死灰复燃
在东方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局长符玉指着一张东方市地图告诉记者:“东方市毗邻昌江县、乐东县,非法采矿地区为俄贤岭下大广坝库区,库区水面连接东方、昌江、乐东。这次执法行动如果仅是一般性处罚,而不把非法船只在东方市境内就地进行彻底拆解清除,他们将有可能流动作业,流窜到其他市县进行非法采矿,何况处罚通告发布后船主一直躲藏在外而不露面、不接受处罚。”
他表示,这次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党组和东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态度坚决,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彻底捣毁非法采矿行为,确保库区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水质不受污染。
在执法现场,记者看到,每艘采金船上都有柴油发电机组,一般采金船上都存有六七桶柴油,一旦遇到水位较浅时,这些采金船就会日夜不停地盗采金矿。由于这些采金船设备简陋,工人既在上面淘金,又在上面做饭、睡觉等,不少柴油桶与做饭用煤气罐距离仅一两米远,每艘采金船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应及时予以拆除。
据介绍,所有采金船都是钢板结构,有的钢板非常厚实,采金船往往重达几十吨,并有沉重的链斗等设备,在宽阔的水面难以拆除。加上船只载有大量的用油和燃油设施,油料一旦外泄,将大面积污染水库水源,难以控制。
经咨询有关专业机构及相关部门意见,东方市研究决定,组织专业队伍力量将大广坝库区内16艘非法淘金船拖至安全区域,实施现场拆解处理。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有序的作业,目前16艘淘金船全部拆解完成。
原海南省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林鸿民认为,库区采矿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通过合法手段进行开采。非法淘金行为属于掠夺性开采,盲目的乱采,对库区生态环境、水产资源破坏严重,应给予取缔。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矿产资源执法应部门联合执法,尤其是河道、库区采砂淘金违法行为,水务部门、国土部门、公安部门等部门应该联合执法,不能靠国土部门唱独角戏,应多部门联合唱大合唱,让非法采矿行为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广坝库区管理处应加强库区的日常巡逻。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和库区管理处要加强定期联合巡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案件,严防非法采矿行为死灰复燃。建立健全通报和报告制度,建立库区动态巡查互报制度,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及时通报,组织联合执法。
日前,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省水务厅、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定对全省河道及库区内的河砂、砂金等矿产资源开采行为进行专项清理整治规范。
根据《开展清理整治规范河道及库区采砂采金行为专项工作方案》,各市县政府在通过清理整治规范专项工作检查验收后,将及时组织以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公开出让建筑用砂采矿权,以满足市场对建筑用砂的需求,有效维护正常采砂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