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邹志鹏
人民日报
家住墨西哥城东南部库伊特拉华克区的65岁老人尼洛,当了一辈子出租车司机,退休后没有任何社会津贴,生活过得紧巴巴。自从去年9月当地居委会发起“空地播种”倡议后,包括尼洛在内的四五百户居民都领到了一小块荒地。翻土、平整、播种、浇水、施肥、除草……往昔的荒地上如今长出了莴苣、西葫芦、萝卜、西红柿、菜花等各种蔬菜。辛勤的劳作不仅换来了收入,也为周围杂乱无章的市容增添了一抹绿色。 “这里半年前还是满目疮痍,如今可是生机盎然。”尼洛自豪地对记者说。他算了一笔账:一块1000平方米的土地,能收获4000多株莴苣、1500多株花椰菜和几百个小番茄。大家将这些蔬菜以比市面低得多的价格出售给邻里乡亲,使周围的近千户家庭受益,尼洛这样的低收入人群靠开荒种菜还能小赚上一笔。 在库伊特拉华克区兴起的“城市菜地”是墨西哥开展城市农业的一个缩影。自2011年起,墨西哥参照古巴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做法,根据城市布局和发展状况,提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城市农业项目,其中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伊斯塔帕拉帕斯和库伊特拉华克等地最早响应,近万户家庭踊跃参与。 墨西哥社会发展部的一项研究指出,墨西哥的城市化率高达80%,但全国仍有近2000万人尚未摆脱极端贫困,如能引导贫困人群从事适当的城市农业生产,既可减少其基本食品方面的支出,又能增加其收入,经济和社会效益都不小。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态环境系伊瓦尔博士对记者说:“开垦都市菜园,可以推动对城中露天垃圾场和遗弃荒地的改造和绿化。在净化城市空气的同时,还能让城市居民走近生态农业,享用无公害食品。” 有墨西哥专家指出,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墨西哥城、蒙特雷和瓜达拉哈拉等城市,因开发资金不足而造成的土地闲置现象较为常见,而其中很多土地都是肥沃的可耕地,发展“城市农业”是可行的。 记者拜访许多家庭后发现,这种以城市家庭为单位、开辟有机小菜园的现象正在墨西哥悄然普及。城市居民利用塑料盆、提桶、木箱、花槽等,在屋顶、房前、阳台、后院、路边等地种植蔬菜,开发精细的城市农业。 眼下,墨西哥城市政当局除鼓励部分剩余劳动力从事城市农业种植外,还有意识地推动部分熟悉土地并掌握一定农学技能的大学生将有机蔬菜种植发展成为一种自主创业的模式。伊瓦尔说,长期冷门的农学正在渐渐地转为时兴的专业,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大学生攻读这一学科。 (本报墨西哥城7月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