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城市学研究的新视角——《词中城市》简评
2012-06-28 09:23:52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张星久 【 】 浏览:389次 评论:0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在历史和当今社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学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需要不断综合与创新。吴琳撰著的《词中城市——品读宋词中的人文景观》(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从解析宋词入手,通过对宋词的品读,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阻隔,去领略千年前宋人的都市“生活世界”,去发掘其中的文化意义,特别是从宋词鉴赏的美学角度审视古代的城市,从我国文学中吸取灵感进行城市学研究。这种尝试无疑是城市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丰富与拓展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 

  全书有十个主题,分为十章,分别是:宋代的城市味道、词中元宵、词中清明、词中端午、那些与今天相似的中国味、词中休闲、词中新贵、词中红颜、繁华都市外的乡村、回望都市。透过作者对宋词的欣赏,读者如同看见了打开的一幅幅历史画卷,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那时的“城市味道”,都市人的节日、休闲、交游与情感世界,以及文人骚客、巨商显贵们的生活剪影,在对宋词艺术的审美愉悦中,受到生动鲜活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作者在“宋代的城市味道”中这样写道: 

  “在城市那些名胜处的集会,也是一道不能忘怀的风景。‘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临江仙  陈与义),作者20多年后写下这首《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词,不仅记录的是他自己的回忆,读到‘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样的描写,我们都能想象到那是一次充满诗情画意的聚会,酒喝过,话谈过,大家还长久的聚集在午桥的月光下,看桥下流水静静远去,听悠扬婉转的笛声在杏花疏影里飞扬,直至天亮。这些刻在青春岁月的记忆,像那天午桥上的月光,也因为这首词永远闪亮。” 

  相比于一般的诗词欣赏著述,《词中城市》还有以下两个特点:

  鲜明的主题性。在欣赏美文的同时,读者能以轻松、愉快的方式熟悉和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在《词中城市》一书中,可以看到十里长街燃绛树,灯市光相射,箫鼓喧天的盛大元宵节;在《词中城市》一书中,可以知道古代元宵节并不是一夜,而是五夜;端午节的习俗礼节繁多,是万人欢腾的公共节日。过端午的集体大活动是赛龙舟,私下里人们还要准备丝褛百索,女方常在百索下挂同心结以示思念;情人间要互赠象征感情的礼物,男方赠女方各种形状的钱币等物件,女方常常把这些系挂在身上;人们要戴用艾叶或彩纸剪出的幡儿、胜儿(类似今天的节日装饰品),还要“兰汤沐浴”、“艾虎钗头”,菖浦泡酒、扎彩扇等。 

  强烈的时代性。作者描述古时都市风景,落脚点却在对现代城市问题的思考、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探寻。正如书中所说,中国不但有唐帝国称雄于世的盛世,而且就城市的发展而言,宋朝是称雄于世的城市“黄金时代”。我们今天城市临街经商、早市、夜市的模样是从宋朝开始的……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过的城市美好生活,是我们今天建设美好生活的无价之宝。宋代都市开放的街市布局、园林化的城市建筑、小桥流水般优美秀雅的城市景色不仅给当时的人留下深刻难忘的美好记忆,也是我们现在建设城市的财富。

  (作者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