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为什么关注乌梁素海(漫笔)
2012-06-14 09:20:02 来源: 作者: 【 】 浏览:283次 评论:0

武卫政

《 人民日报 》
 

  6月6日,世界环境日的第二天,一位朋友打来电话:你看新闻报道了吗?号称“塞外明珠”的乌梁素海变成啥样了!

  被多家网站转载的这一报道称,乌梁素海曾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大渔场,如今却变成汇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水池”。朋友十几年前曾去过那里,当时湖水清澈,风景美得很,现在的情况使他非常痛心。

  乌梁素海是全球荒漠化地区极为罕见的大型草原湖泊,对维护我国西北地区以及更广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形成的水量减少、水体污染两大突出问题,严重威胁它的生存,直接关系到当地乃至内蒙古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前年年底,笔者参加乌梁素海湿地保护研讨会,当地政府介绍了他们编制的《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规划提出生态补水、控源截污、加强河口湿地建设的治理思路,确定了详尽的治理方案和可行的技术路线。与会许多人认为有了这一规划,乌梁素海的综合治理将会大步前进。

  事实表明,当地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入湖污染负荷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分析起来至少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没有按《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办事,二是环境监管没有发挥正常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卡不住“两高一资”项目,环保执法管不住企业肆意排污,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运行。这正应了那句老话: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规划不能执行,如同纸上谈兵。

  原因何在?有人说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了这些,当然会影响补水工程、治污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但它们不能成为放松环境监管的理由。乌梁素海的水质早已劣五类了,就是没有这个规划,也不能不顾环境承载能力引进“两高一资”,更不能允许企业违法排污和随便抽取地下水。缺这缺那,最缺的是保护环境生态的决心。

  像乌梁素海这样的内陆湖泊湿地系统,其环境生态破坏容易,治理起来相当艰难。“先污染、后治理”的结果是积重难返,招来生态灾难;“边污染,边治理”也会因污染速度快于治理速度,效果被大大抵消。唯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敢对违法排污和违规建设动真格,敢于放弃一些眼前利益,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让不堪重负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才能早日恢复和提高其服务功能。

  乌梁素海的变化,让人想到更多。这几年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一些地方的GDP快速增长,却付出极大的环境生态代价。从全国来看,目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保护难就难在一些地方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如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6月5日纪念世界环境日高层论坛上所言,有的地方领导当面说环保重要,背后还是GDP挂帅。 

  是要GDP,还是要环境?合理的选择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环境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如今,无论是在“后发赶超”的中西部地区,还是在“二次创业”的东部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经不起折腾。发展是硬道理,折腾资源环境的发展,则是变了味的硬发展。如果非要硬发展,生态环境必然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要补齐这一短板,必然付出巨大的经济社会代价。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