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广州市政府连续举行两场座谈会 邀网友问计“垃圾围城”
2012-05-23 13:27:2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罗艾桦 【 】 浏览:359次 评论:0
 围绕在3到5年里解决好“垃圾围城”的话题,广州市政府近日先后两次举行垃圾处理工作座谈会,新任市长陈建华主持座谈会,邀请专家、网友和知名社会人士畅所欲言,以明确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形成共识。

  根据最新数据,广州日产垃圾约1.8万吨,“垃圾围城”危机日益逼近。

  出席5月22日上午座谈会的13位代表中,既有知名网友,也有广州街坊熟悉的新闻人“陈SIR”、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市社科专家彭澎等。

  此前5月17日举行的第一次座谈会,主角则是10位来自上海以及广东省内各大科研机构、高校的权威专家,他们针对垃圾处理解释疑难,听众和对话者是全市各区(县级市)、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中央驻穗、省、市媒体负责人。10位专家分别从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运输、分类处置等进行了分析。专家们大多认为,广州可选用焚烧方式进行垃圾减量化,但需要同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益认为,在填埋、焚烧和生化处理三种垃圾处理方式中,广州目前确立的未来5年以焚烧作为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路子是正确可行的,且该方式具有占地少、污染低、减量快、效率高等优点。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适宇认为,当务之急是大力建设垃圾终处理设施和探索加强建成后如何控制管理好废弃物的排放。

  但与专家意见相对的是民众对垃圾焚烧项目的反对。在5月22日的座谈会上,网友“樱桃白”提醒,垃圾焚烧项目要得到周边民众75%同意建才能建,这是绕不过的民意关。“樱桃白”指出,由于城市规划落后,常常出现垃圾焚烧厂选址在菜篮子基地、水源保护区或住宅密集区等情况。

  针对网友“巴索风云”就“二(口恶)英”问题再举行一个研讨会的提议,陈建华接过话茬:“我想转告大家一点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告诉我,按照欧盟的标准,一个垃圾焚烧厂一年产生的二英,仅相当于一个矿泉水瓶盖的重量,而一次烟花燃放释放的二英,却抵得上10座垃圾焚烧厂运行一年。”

  座谈会结束时,陈建华说:“畅谈了一上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主要是在‘垃圾处理’后面加上‘分类’两个字,变成‘垃圾分类处理’,这与专家的共识差不多,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广州垃圾处理‘先分类、回收、减量,后无害化焚烧、填埋、生化处理’的技术路线,增强了广州垃圾处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