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鹤岗:矸石山披绿满眼春
2012-03-30 10:09:42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 【 】 浏览:860次 评论:0
  黑龙江省鹤岗市龙煤鹤岗分子公司岭北露天排矸区昔日岩石裸露、粉尘飞扬,如今变得绿林叠翠,生机盎然。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正向人们展示着一项生态奇迹。
  鹤岗矿区有100多年的开采历史,累计生产原煤6亿多吨,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长期排放的大量煤矸石和粉煤灰,形成多座矸石山,占去了2万多亩土地。鹤岗市的矿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自1958年以来,龙煤鹤岗分子公司岭北露天煤矿开工建设后,形成的矸石山堆放高达320米,占地方圆几十里,一年四季尘土飞扬,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改善城市和矿区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鹤岗市开展绿色矿山行动工作方案》、《鹤岗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土地整理复垦规划》等一系列地方政策法规,为鹤岗绿色矿山城市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按照《鹤岗市采煤沉陷区土地分类及土地利用规划(2011~2015)》和《鹤岗市腾空区覆绿规划》的总体部署,针对全市9大矿区以及周边因采煤、采砂造成的沉陷区、腾空区、已废弃的露天采坑、采矿废弃物压占的国有和集体土地,该市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加大了土地复垦力度,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后备耕地资源。
  政策的鼓励带动了企业的行动,龙煤鹤岗分子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结合鹤岗矿区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实际,本着“因地制定、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地质环境治理与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相结合,根据矸石山特殊的地形条件,选择生命力强、极耐干旱和贫瘠,又具有良好的固土保水能力的樟子松、落叶松、沙棘进行栽植,从而有效地起到固土护坡、涵养水源、恢复地表植被的生态作用。经过多年来的反复试验,开发出一整套成本低、操作性强的复垦技术。岭北露天煤矿排矸区植树造林工程成为其中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该工程被国家能源局授予“科学进步三等奖”。
  截至目前,岭北露天排矸区造林复垦基地造林总面积已完成13000亩,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矸石山造林复垦基地。其中,沙棘种植面积达615亩,樟子松和落叶松达12385亩。
  昔日的矸石荒地如今披上了绿装。下一步,龙煤鹤岗分子公司还将与该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共同对矸石山的边坡进行生态治理。△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