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治理和防护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2011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年-2020年)》,要求加强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控制污染地下水的城镇、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的监督和治理,保护珍贵的地下水资源。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更是以国发[2012]3号文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十分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要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和调整各地水资源费用征收标准。
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也通过提案或大会发言的形式,针对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水污染严重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献计献策。
要全面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普查
“地下水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我们要为子孙留下一块净土、一片纯净的地下水。”九三学社浙江省丽水市副主委雷后兴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强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控制污染地下水的城镇、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的监督和治理,保护珍贵的地下水资源。
提案显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据统计,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有调查显示,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一些地区城市污水、生活污染和工业废弃物污液以及化肥农药等渗漏渗透,造成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发展趋势。
他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强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控制污染地下水的城镇和工业污染源,进一步加快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要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的污染,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的治理。要全面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普查,加快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要加大投入,保证地下水污染防治资金充足到位。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宜抓早抓好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的出台,说明地下水这一战略资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已正式高层次地纳入国家层面的决策。”台盟中央委员、福建省副主委骆沙鸣在提案中表示,在我国当前的用水结构中地下水占有相当重要比重和作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宜抓早抓好。
提案还建议,要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制度上和法规上明确各部门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要使地下水保护、开发利用与防污治污协调一致。将地下水、地表水污染防治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要加大软硬件投入,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加强对各地饮用水水源和污染源的“两源”调查和建档。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并做成图册,给规划、审批部门决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要建立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国土资源部门和水利部门应加强对我国地下水水质进行系统动态监测分析,完善和优化监测网络建设,实现全国资料共享机制,并进行趋势性预报和预警。同时,要强调地下水资源的稀缺性,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建立地下水包括开采、输送、净化、分配、使用与污水处理等过程的全成本定价方法。要做好工农业方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开展清洁生产,做好污水输送管渠的防渗、防漏,推广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循环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相关部门要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攻关。一方面利用财政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利用信贷、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投资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对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进行研发与应用。”骆沙鸣认为,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地下水资源,从而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地下水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