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加快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
2012-03-09 14:10:57 来源:新华网 作者: 【 】 浏览:355次 评论:0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主任张维庆9日表示,应加快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张维庆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中国资源型地区再也不能走高强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式发展老路。

    张维庆建议,在“十二五”期间,以办好综改试验区为突破口,切实加大力度,集中解决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问题。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简政放权”,进一步巩固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果,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增强内在活力和动力。

    第二,促进区域融合,合理制定规划。区域经济融合是促进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建议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环渤海经济区综合规划;加快京津冀晋区域经济融合所需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并选择重点区域实行类似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政策。

    第三,国家应实行适应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财税政策。应着力在资源型地区先行试点煤炭资源税改革,实行从价定率征收。应着力对资源型地区扩大生态环境转移支付补助范围,对水源涵养区与生态保护区比照享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民生项目的转移支付力度。

    第四,国家应赋予资源型省份一定的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权。建议将直接融资产品向重点资源型省倾斜,支持山西等地优先发展金融市场体系,提高中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超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发行主体覆盖面;支持企业转型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

    张维庆说,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但同时,也陷入了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困的“资源诅咒”怪圈,转型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包括:对资源型产业高度依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外延扩张、粗放发展,过度开采,资源环境代价巨大;体制机制不活,发展动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民生欠账多,垄断集团的高额利润与矿工、农民的收入形成反差,引起群众不满。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