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城市案例   南昌备用水源地为何难定?优质水源不缺,只是费用很高
2012-02-23 10:27:0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691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记者 熊志强 通讯员 余红举


  “赣江不缺水!但连年出现的水位性缺水和潜在的水源污染突发性事故隐患,让政府意识到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迫在眉睫。”日前,承担南昌市城市供水的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城水业)有关负责人表示。


  南昌被称为“中国水都”,可这个水都的供水水源却只有一个。南昌市所辖范围有8座自来水厂,取水口均设在江西省的“母亲河”——赣江上。


  ■惟一水源压力大


  由于南昌市地处赣江下游,其上游干支流河段依江傍河城镇众多,区域经济发达,道路交通纵横交错,水运货物品种繁多,潜在的水源污染突发性事故隐患(包括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隐患)大。


  今年1月2日,赣江水位降至12.34米,达到各水厂尤其是青云水厂的取水极限,南昌水业所属青云、长堎、牛行、双港等水厂面临大幅减产或停产的风险,后采取应急之策才度过“危机”。


  据了解,因为枯水、干旱等各种原因,南昌市不断延伸取水管道。洪城水业副总工程师肖戟表示,近年来,公司相继投入3700余万元,对青云、朝阳等水厂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造,通过增建临时取水泵房、将取水管和潜水泵井筒向下延伸等方式,对各水厂取水高程进行了调整。


  ■好水源为何难用上


  关于应急备用水源的选址,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大家都在出谋划策。


  今年江西省“两会”期间,江西省政协农工党省委会就提到,将柘林湖作为南昌市水源备用地的条件成熟,建议江西省、南昌市职能部门协同,尽快开展前期统筹协调和项目规划工作。柘林湖是亚洲第一大水电土坝拦河工程,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08平方公里,水质好,且周围工业稀少,几乎为原生态水资源,作为水源备用地优势突出,能够在枯水期或突发环境事件时满足南昌市的应急用水。


  肖戟告诉记者:“如果能将柘林湖的水引来南昌,当然很好,那里的水质清澈,污染少。但这个投入肯定很大,因为柘林湖至南昌有七八十公里,水下需要修建的管道至少上百公里,工程造价和日常维护费用庞大。”


  去年,南昌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但未点名建设具体位置。当时将赣抚平原灌区规划为备用水源地的设想被广泛提及。洪城水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赣抚平原灌区水源来自抚河,与赣江一样,水位偏低。


  ■水源地正在研究可行性


  “供水无小事,应未雨绸缪。”洪城水业有关负责人称,南昌市“十二五”规划和洪城水业的规划均考虑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问题,但选址并未敲定。


  寻找合格的水源地绝非易事。早在2007年无锡太湖因蓝藻引发饮用水危机,南昌市就提出要建备用水源。“实施南昌城市供水应急工程,十分必要和迫切。”南昌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工程投资巨大,目前专家正在就相关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根据专家意见,南昌周边县市的紫云山水库、柘林湖水库水质都非常好,水量充足,但作为备用水源建设工程造价很高。南昌赣抚平原总干渠、幸福水库和溪霞水库3处水源也是理想备用水源。赣抚平原总干渠不仅水量充足,水质也达到了国家饮用水Ⅱ类以上标准,而且工程改造费用相对较低,幸福水库和溪霞水库同时可以作为昌北地区备用水源的优良补充。


  目前专家正在就相关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最终敲定如何建设南昌饮用水“第二生命线”。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