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代表献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万亩 打造万亩潮白河景观休闲绿道
2012-02-23 10:09:15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 】 浏览:576次 评论:0

作为不断改善首都环境质量的一项基本措施,“力争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万亩”已经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经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成为今年本市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20万亩绿化造林种在哪里?种什么树?怎么种好?人大代表们不仅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积极通过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方式反映群众对绿化造林的需求,推动20万亩造林绿化任务的落实。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有四个代表团和十名代表提出的五件议案聚焦“潮白河流域的绿道建设”,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将其转化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由市政府办理。随着本市大力推进绿化、治理环境工作的加快推进,继串连西南的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初见成效后,一条沟通北东的潮白河绿道也将逐步建成。

  【名词解释:绿道】

  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人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四区县联动建潮白河绿道

  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潮白河流域的密云、怀柔、顺义、通州四代表团不约而同提出潮白河绿道建设相关议案,反映了流域沿线各区县群众在这一工作中的高度共识。

  密云:紧邻新城建绿道

  市人大代表、密云县副县长蒋学甫:将密云水库潮河、白河主坝至两河汇合口河段纳入潮白河绿道建设范围,这两段紧邻密云新城,建设绿道不仅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而且可以强化密云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展示绿色北京建设的成果。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放大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的辐射带动作用。

  怀柔:建绿道弥补水源地漏斗

  市人大代表、怀柔区园林绿化局董学军:潮白河流域怀柔段全长13.2公里,绿道和郊野公园建设规划范围为潮白河西侧延长1000米,总面积将达1.84万亩。由于多年超采地下水和采挖砂石,砂坑面积达到4000余亩,平均深度16米,最深40余米。作为北京重要的地下水源保护区,这一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003年至2011年八年间下降近20米,沿线北房镇、杨宋镇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严重不足,几个市级水源地已形成漏斗区域,急需通过植树造林进行生态补偿修复。

  顺义:潮白河京密路复线建绿道

  市人大代表、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周淑伶:潮白河与京密路在许多区段走向、位置基本一致。京密路连通多个区县,两侧绿化带早已成形,但可入性不强,景观水平不高,随着沿线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急需建设绿道系统,满足市民需求,提升景观水平。复合建设沿线绿道,可以打造优良环境,拉动绿色消费,促进文化体育和旅游业发展,为市民健身锻炼、放松休闲提供良好的绿色场所。

  通州:建潮白河观景游憩绿道

  市人大代表、北京新城基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韩克非:潮白河通州段长42.5公里,流经宋庄、潞城和西集镇的117个村庄,是通州区重要的水源基地和自然风景河道。临近河道既有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宋庄文化产业聚集区,也有以旅游观光休闲为目的的绿色产业项目,为建设绿道提供了良好基础。绿道的设计与建设可以连接公园、风景区、文化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成为可供行人和骑车人出入的观景游憩线路。

  多树种打造景观大道和湿地公园

  怀柔代表团提出,沿潮白河流域堤岸建设一条可供游人步行及骑自行车游览的景观大道,沿路种植柏树、银杏、桑树、玉兰等兼顾四季变化的常绿、阔叶、彩叶树木,地被以灌木与草花混合搭配,其间点缀休憩亭台、雕塑、健身设施等景观小品,借以营造景色宜人的生态氛围。

  在潮白河主河道蓄水打造四个区县水面相连的水上景观公园,通过建设河道支槽,形成溪流与湿地公园,进行微地形绿化,建设休闲健身运动公园等方式,将河道营造为四季有活动的水上休闲娱乐场所。

  对河堤外1000米范围内,实行统一规划,集中整合,以小型休憩观光区为点,以重点永久绿化带为线,以沙坑改造为面,营造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景观,建设能够体现季节和层次变化的郊野公园,通过因地制宜的对部分砂石坑进行填埋或蓄水,种植适合生长的水生植物,圈养鱼类、水鸟等动物,建设成为新型生态涵养湿地公园。

  专门规划区域建设汽车营地,供游客停放车辆、搭建帐篷,为北京市民更加便利的出游提供保障。对绿道范围内的果园、大棚、农田等农业设施进行全面提升和改造,建成一批以休闲采摘为主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公园,对有条件的砂石坑,积极探索温室养鱼等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真正形成规模经济。

  绿道建设实现三结合向全市推广

  顺义代表团建议,市政府利用潮白河流域及京密路沿线现有基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标准验收,加快建设绿道系统。建议做好北京市及各新城绿道建设规划,在率先启动潮白河流域及京密路绿道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把绿道建设在全市推广。

  绿道建设要实现三结合:一是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结合,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水平建设,实现绿道建设的结构系统化、功能多样化、效益最大化。二是与地域特色、生态自然特色结合,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因地制宜,因形就势,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与健身、休闲、观光功能相一致。三是与发展度假休闲和观光农业结合,把市民引入乡村、带入农家。同时要利用原有的便道系统,少搞大开大挖,规避征地难题,增加可接近性。

  达到世界城市标准

  北京还需平原造林一百万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江泽平代表从林业专家的角度领衔提出建议,大力推进首都平原地区百万亩森林建设,加快绿色北京建设。他认为,目前本市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山区,平原地区片林比重过低,而且树种单一,以杨树为主,过分关注景观效果,忽视森林整体生态功能,致使生物链极不完整,虽有“花香”但缺乏“鸟语”,距离“绿色北京”宏伟目标和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江泽平代表说,从世界主要城市经验来看,城市郊区的森林覆盖率应在25%以上为宜,例如东京森林覆盖率市区为33%、郊区50%,巴黎郊区27%,伦敦郊区34.8%;按此计算,北京尚需要增加平原森林面积至少100万亩,也就是说,北京需要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中长期平原森林计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