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大栅栏劝业场年内恢复原貌   1905年始建 1975年摘牌 将成西城体验型艺术中心
2012-02-15 15:49:43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 】 浏览:587次 评论:0
  北京劝业场正在修缮中。 通讯员 李舒楠摄

  今天上午,记者从西城区政府新闻办获悉,有110多年历史的前门西侧的北京劝业场,正在修缮中,年内将恢复旧有的建筑格局、风貌。修复后,将作为展示老北京百姓生活方式的平台,并作为西城区体验型的艺术活动中心。

  记者看到,位于大栅栏街道西河沿街的老北京劝业场整个建筑已被巨大的围挡遮盖。围挡上是电脑绘制的劝业场修缮后的效果图。

  据悉,大栅栏劝业场、瑞蚨祥、祥义号与谦祥益现址共同构成大栅栏商业建筑,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栅栏劝业场所处的大栅栏一带是市中心区域,不仅位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核心区,而且还处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范围之内。从明朝起,这里就是北京的商业中心,集中了众多极具代表性的老字号、文物古建,是展示北京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

  据了解,大栅栏劝业场始建于1905年,是京城首幢大型综合商业大楼,比天津劝业场早20多年。它同时还是京城第一家带厢式电梯、游乐场的大楼,被誉为“京城商业第一楼”。据史料记载,老劝业场外观四层,内部实为三层,另有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加钢屋架,是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二楼和三楼用壁柱、窗套和阳台装饰立面,檐上作女儿墙。建筑内部设开敞式商店,内部装饰非常豪华。

  和位于廊坊头条的正门相比,西河沿街面上的建筑看似体量较小,但是非常规整协调,采用了希腊传统的爱奥尼柱、花瓶栏杆阳台、圆拱形山花等西式古典装饰。其内部纵深方向设三个大厅,四周为三层回廊,设开敞式商店,内装饰豪华,屋顶设有巨大的玻璃天窗为营业厅采光。

  此前,大栅栏劝业场曾作为新新百货,后又成为新新宾馆等经营场所。在作为宾馆期间,楼内增建了很多隔断,破坏了原有的建筑格局。现在的外观已被广告牌等物件涂鸦,难觅往日庄严华贵的影子。

  此次,由国有企业——北京大栅栏永兴置业有限公司接手负责该项文物建筑的修缮。目前腾退工作已完成,并进入修复阶段,按规划年内将恢复原貌。

  修缮后的大栅栏劝业场,其建筑将与大栅栏整体风貌相协调,除文化艺术的展示、传统文化传播外,还将带动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修缮后,除建筑恢复原貌外,还将向社会征集相关的文物和老照片等资料,充实劝业场的文化内涵。但具体的内部设置方案正在请相关部门及文史专家研究制定中。

  劝业场前世今生

  老北京劝业场可谓命途多舛。1905年始建时称为“京师劝工陈列所”,是官办工艺局产品展销馆。

  1908年,陈列所不幸遭火灾,遂搬迁到广安门内大街与牛街交叉的东北角,现回民中学西院,新建一座三层楼房为该所馆址,欧式老楼被拆毁。

  1912年,“京师劝工陈列所”归属于民国政府工商部管理,将它改为商品陈列所。1928年,又改名为工商部国货陈列馆,馆址迁至前门箭楼之上,展出各商号的商品,兼有销售。

  1936年后,当时的政府将其划归给北平市政府,在原址重建,称北平市国货陈列馆,又名为北京劝业场。然而,不知何故,劝业场遭受到几次火灾,至此便一天天萧条起来,到了日伪时期只能勉强维持。

  1949年之后,劝业场一度关门。

  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国营商场。主要经营珠宝玉器、金属器皿、丝织品、刺绣、棉麻织品及土特产品等。

  1975年,悬挂了70年的“劝业场”牌匾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新服装店。此后,新新服装店经营不理想,店铺又改作宾馆经营,直至此次修缮改造。本报记者 龙露 J029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