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他山之石:各国有何治污妙招?
2012-02-13 16:03: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683次 评论:0
美国:田纳西河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2级支流。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经常洪水为患,污染尤为严重。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并依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根据流域开发的变化和需要,凡涉及流域开发和管理的重大举措都能得到相应的法律支撑。


  近年来,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日益强调改善河流污染状况,并以此为管理目标,制定针对性措施,以实现田纳西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流域跨伦敦及温莎等地,也是多家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线路。20世纪,泰晤士河下游河水污染严重,甚至引发了严重瘟疫。


  1974年,包括泰晤士水务局在内的10个流域水务局建立。


  1989年,由这10个流域水务局转化而来的10家新公司的股票开始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以每股1英镑的价格发售,标志着水务局全部实现了私有化改革。


  在英国的水务局私有化的同时,英政府加强了环境署对流域水质污染情况的监督管理,并设立水务署,负责用户投诉,监控水务公司的财务运作及执行服务标准情况。


  意大利:波河


  波河流经意大利北部6个区域和1个省,在意大利经济发展过程中,波河一度污染严重。


  根据意大利《国土保育法》,意大利被划分为许多流域,且分别归为国家流域、区际流域和区域流域。划为国家流域的地区要设置流域委员会。


  波河流域是意大利国家流域中最大的流域,因此设立了波河流域委员会。在整个波河流域的管理上,波河流域委员会扮演协调各参与者主体(包括中央与区域政府)的角色,其内部设置机构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和技术运作秘书处。


国际治理走向何方?


  尽管各个国家的跨界水污染治理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但都已从以往的多部门分割管理或单个部门管理,逐步变为以一个部门为主导与多部门合作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总体而言,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从整体上把握水污染治理。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趋于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强调部门及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建立一种跨界综合管理模式。


  进行以流域为单位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注重流域水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更加强调水污染控制管理。

 

  鼓励公众参与管理。各流域普遍设立了水资源管理协调与咨询机构,防止决策管理内部化导致的公众参与减少、地方投资积极性下降等弊端,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公众的参与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在注重加强流域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逐步将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资源的管理市场化。在水资源配置中引入准市场机制,大幅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