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江苏省南京市共有13个重污染天,其中,因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就有6天。大年初一那天,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到的空气质量指数为300,质量状况为“中度重污染”,空气质量达到创纪录的“差”。而在过去4年南京市有监测记录的时间段内,南京市的PM2.5浓度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均严重超标。
不仅南京如此,据环境保护部监测数据显示,在去年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被烟花爆竹“牵连”,空气连日污染,各大城市未能幸免:兔年除夕夜至大年初一,国内众多城市出现大面积、阶段性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空气中的污染物指数迅速大幅上升。特别是在除夕夜19时至22时、正月初一零时至2时,很多城市的监测结果都显示空气质量最差,而此时段正是年夜饭前和新年钟声敲响的鞭炮燃放最集中的时候。
南京市禁放办主任、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葛孝先在春节前透露,南京市人大和政协均接受了市环保局的提案,即在大气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对(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制定非常严格的要求。
“甚至有一种意见仍然是全市禁放。在这种情况之下,市政府考虑春节老百姓祥和、家庭的气氛等等,仍然实施‘有限开禁’。”葛孝先说,在“有限开禁”中,也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市政府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据了解,自2005年春节开始,南京市按照“限时、限地、限品种”的三限原则,实行了烟花爆竹“有限开禁”政策。其后7年间,先后实施了“面禁点放”、“点禁面放”等不同的“有限开禁”模式。
据介绍,龙年春节,南京市把与主城区接壤的栖霞区和雨花台区纳入了“总体禁放”的区域范围内,同时,人口更多的另一个地区——江宁区也有望于2013年被纳入到“总体禁放”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