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由于成本转嫁不出去,油品升级进展缓慢,致使油品成了改善空气质量的短板(一)
2012-02-03 10:26: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2615次 评论:0
油品升级之结谁能解得开?
 
发表时间:2012-02-03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

 

燃油品质落后成为制约机动车污染减排的短板。中国环境报记者 邓佳摄

 

    逐利是企业的本性,两大石油巨头凭借其国企身份,对资源、市场有着高度的垄断和占有,本已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理应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如今,油品问题成为机动车污染治理的短板,进而严重影响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作为应更多肩负社会责任的国企,又该拿出怎样的行动?


  我国的油品质量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我们炼油厂生产的汽油质量与国外水平相比差两到三档,柴油质量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四档。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柴油硫含量排名中,中国排在72位。


  由于中石油、中石化在国内成品油市场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因此油品升级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大石油巨头的态度。但在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中石油、中石化难以通过油价转嫁成本,这导致两大油企缺乏升级油品的动力,也导致国内油品标准升级缓慢。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秀凤


  究竟有多少车在污染着我们的空气?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06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上的城市达14个。巨大保有量的背后是日益严重的尾气污染。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机动车污染“已经是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我国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一些地区频发的灰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污染问题,都与车辆尾气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80%以上的一氧化碳和40%以上的氮氧化物污染物来自于机动车排放,减少尾气排放的出路在哪里?


  舆论普遍承认,加快我国油品清洁化步伐,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紧迫要求,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可现实情况是,虽然企业已掌握了相关技术,但因无法转移设施改造所需的成本,中石油、中石化的油品升级工作就迟迟不展开。


  逐利是企业的本性,两大石油巨头凭借其国企身份,对资源、市场有着高度的垄断和占有,本已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理应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如今,油品问题成为机动车污染治理的短板,进而严重影响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作为应更多肩负社会责任的国企,又该拿出怎样的行动?


    车油一体为何这么难?


    油品标准千呼万唤就是不出来,比汽车排放标准晚了整整5年


  2011年12月7日起,北京市第五阶段车用汽柴油标准开始征求意见。按计划,这一标准将在今年实施,北京的车用燃油又将迎来一次升级。业内人士认为,这对全国具有标杆意义。因为在全国更多的地方,即使拥有了国Ⅳ的车,也只能用国Ⅲ的燃油。


  有关机构对国内车用燃油品质的调查和检测结果显示,目前市售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质量状况不容乐观,与实施国Ⅳ排放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地区能够供应基本符合第四阶段排放标准要求的车用汽油外,全国其他地区仍在销售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质量更低,只有极少数地区市售车用柴油能达到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控制要求,绝大多数地区还在销售第二阶段甚至是第一阶段的车用柴油。


  按照汽车排放标准分类,我国目前达到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