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采煤塌陷工矿废弃地开发利用政策 安徽国土资源厅厅长陈良纲建议
本报讯 (记者 李 平)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良纲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建议,要尽快研究出台采煤塌陷等工矿废弃地开发利用政策,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据陈良纲介绍,2011年,安徽提交大中型矿产地6个,小型矿产地2个;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交易平台和矿业权有形市场,加强资源市场的动态监管;进一步创新地质找矿新机制,编制完成安徽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案和“十二五”地质勘查规划工作,出台了安徽省地质工作成果奖励办法,启动了五河、沙溪、北淮阳等整装勘查项目。 安徽省两淮矿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长期大量煤炭开采,已经形成了460平方千米的塌陷区,到2020年,塌陷区预计将达900多平方千米,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矿地矛盾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皖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安徽省确定了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负责皖北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后,该厅立即行动,积极促成出台了《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确立了“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先搬后采、增减挂钩,征转有别、依法补偿,试点先行、保障应急,整合资金、配套政策,项目推进、明确责任”的工作思路,组织编制了全省有关市综合整治规划。安徽省已筹措和安排治理资金66亿元,今年皖北采煤塌陷区全面转入村庄先搬后采阶段,一批综合治理项目初见成效。 由于涉及塌陷区的搬迁范围广,土地利用的压力大,现有的用地指标很难解决问题。陈良纲建议,尽快研究出台采煤塌陷等工矿废弃地开发利用政策,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服务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根据二调成果,确认还没形成的土地塌陷现状,相应核减耕地保护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对塌陷区村庄搬迁占用新址所需用地计划指标实行单列,在国家只管计划中解决;建立塌陷区治理长效机制,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项用于采煤塌陷区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塌陷区失地农民保障、就业安置和因采煤引起的社会相关问题。□ |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