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天,本报刊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个《规划》,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幅壮美蓝图,是环境保护事业的一件大事。《规划》的实施,将成为环保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构建了全新的总体战略布局,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环境保护任务的行动纲领,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的工作指南。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努力实现各项战略目标,是各级环保部门和全社会共同的历史任务。
“十一五”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态势。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环境治理和监管能力;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把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成绩的取得为我国环境保护站在新的起点上争取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把环境保护作为稳增长转方式的重要抓手。这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也预示着“十二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将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中大有作为。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将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全神贯注地贯彻落实好《规划》,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融入到工作的全局,贯穿于任务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个单位的工作中,见诸于每个干部的行动上,充分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地完成各项任务,不能有丝毫马虎、半点懈怠。
实施《规划》,要把认识统一到环保“两会”精神上来。盛会凝聚智慧,蓝图展现愿景。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及紧接着召开的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个重要会议。环保“两会”深刻分析了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任务,明确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环境保护的历史定位,正式确立了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历史地位,科学把握了中国环保精神,是新时期中国环保人的核心价值取向,总括提出了“十二五”环保工作的目标任务和着力抓好的4件大事及3项重点工作。特别是深刻阐明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大战略思想。李克强副总理强调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是要把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发展进入转型的轨道,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优化和保障作用、对经济转型的倒逼作用,把节约环保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我国环境保护长期发展中,矢志不渝追求的就是把环境保护融入到经济发展中,今天,终于迎来了一个环境与发展高度融合的新时代。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落实《规划》中切实做到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把企业增效与节约环保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结合起来,把生产力空间布局与生态环保结合起来。
实施《规划》,要把目标和任务落实到改善环境质量上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先进、可持久的生产力和稀缺资源,已经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条件。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彰显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小康社会也无从谈起。《规划》把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表明环保工作必须把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
实施《规划》,要把工作重点集中到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上来。当前,我国水和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规划》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作为约束性指标,并且大幅度减少地表水中劣Ⅴ类水质的水体,提高七大水系好于Ⅲ类水质水体和好于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比例。同时,从“十二五”开始,将把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防治工作逐步提到议事日程。这些任务是“十二五”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认真贯彻环保“两会”要求,坚持努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进一步加大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同时,要坚持城乡统筹,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坚持预防为先,消除污染隐患,及时妥善处理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
实施《规划》,要下大力气提升环境监管水平。我国的环境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管理缺失造成的。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小,既有环境法制不健全的原因,也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规划》能否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监管是否到位。各级环保部门要把严格执法作为基本职能,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依法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年要有新气象。蓝图已经绘就,事业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自加压力,迈上更加壮丽的新征程,全面深入落实《规划》各项任务,在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