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马新萍 周雁凌 季英德
记者从山东省环保厅日前召开的12月环境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山东省水环境继续保持了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小清河流域治污取得明显成效,启动“超标即应急”工作程序次数明显减少。但小清河仍是山东省污染最重的河流,治污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像这样及时把握环境形势、明确重点工作的环境形势分析会,山东省已经连续召开了23次,并且目前已形成了制度。
这一创新的工作机制,为准确定位分析全省环境形势,研究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环境监管综合平台,提升环境管理综合水平,持续改善全省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会上说什么?
□为全省环境形势把脉问诊
“11月,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共派出11个组24人(次),行驶2.48万公里,对主要河流断面、重点监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进行抽查监测。”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环境形势分析会上,听着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人的汇报,看着大屏幕上对应的视频、图片和图表,记者很快对山东省主要河流断面、重点监管企业的监测情况有了清晰认识。
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一样,各职能部门在汇报工作时均采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形式,按照落实上月任务情况、主要工作、突出问题、工作建议的步骤,在分析会上做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汇报。
山东省环保厅通过每月召开的环境形势分析会,可以及时了解每月的环境质量变化,并结合执法检查情况,为准确分析全省环境形势搭建起有效的平台。而且一月梳理一次的频率,有助于把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防患于未然。
环境形势分析会上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听取并分析环境监测数据,这是了解全省环境状况最直接的依据。在分析会上,各职能部门集中汇报人工监测、自动监测数据,再结合督察部门的抽测数据,使数据来源呈现出多样性。
这种多渠道采集的数据,为全面客观地认识全省环境状况提供了保障,对把握全省环境状况,科学、准确分析当前的环境形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多部门通过数据比对,容易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校正。
■如何保证不务虚?
□对症下药解决突出问题
莱钢集团环友化工公司苯精制车间擅自生产、污染扰民问题是11月环境信访的突出问题。
在此次环境形势分析会上,信访办负责人汇报后,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立即指出:“请协调省监察厅出面,由省环保厅环评处牵头,政法处、污防处和信访办一起约谈莱钢集团环友化工公司和莱芜市环保局。要限期解决,同时追究责任。这件事由环评处牵头,会同污防处、信访办一起办。”
针对突出问题,厅领导及时点评,明确部署,是山东省环境形势分析会的一大亮点。这种现场议案、细化责任、对症下药的做法,极大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在此次环境形势分析会上,污防处负责人提出,进入冬季后,全省部分城市具备了区域性复合型重污染天气状况发生的客观条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
为此,抓紧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标准体系,成为此次会议上确定的多个重要问题之一。
据了解,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现阶段山东省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张波在此次分析会上强调:“下一步,大气环境治理目标要定为描述性的指标——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样老百姓对环境质量改善会有更直观的体会,会更加有效地监督环保工作。”他要求相关部门抓紧开展技术参考标准研究。
■会议要求怎么落实?
□严格督办务求实效
“督促菏泽市建立出境河流水质保障长效机制,签订责任书,将跨界河流水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县级环保部门、乡镇政府和环保所,明确具体责任人,并建立问责机制。”山东省环保厅流域环境管理处负责人汇报时,首先针对上月环境形势分析会要求落实的任务进行了介绍。
听到这里,张波立即指出:“要把工作办得扎实,在明确地级市出境断面责任基础上,要进一步分清县一级、乡镇一级河流出境断面。通过出境断面分清责任,加强监管,及时解决问题。”张波强调,环境形势分析会上确定的突出环境问题,要一律作为省环保厅挂牌督办的案件来对待。
及时部署、严格督办突出环境问题,是山东省环境形势分析会上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已经以制度形式做了明确规定的环境形势分析会,要求对于突出环境问题解决和会议确定的任务由各处室、单位按照分工认真抓好落实;对于突出环境问题解决进展和任务落实情况由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每季度调度汇总一次,并在全省环境形势分析会上通报。
一项好的制度能否起到有效的作用,一个好的方案能否最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都有赖于任务落实。山东省环保厅要求各处室、直属单位每月开展工作形势分析,掌握情况,明确工作重点;各市、县(市、区)环保局每月也要召开市、县环境形势分析会,针对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和薄弱环节,迅速查明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过硬措施,做到省、市、县环保部门三级联动,切实维护环境安全。